知青回忆录:我在重庆农村的插队生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40: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知青回忆录:我在重庆农村的插队生活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桂林铁中三百多名学生聚集在桂林铁路北站工人体育场,接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大会,军委会、工宣队作了鼓动人心的演讲,会后每个下乡的同学都领到一床棉被或者是一床蚊帐,带上自己简单行李,登上了事先安排好的解放牌汽车,驶向那农村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没有父母的送别,同学们没有悲伤,脸上都显得很兴奋,振奋人心的动员报告起了作用。毛主席的语录: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我向往农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金色的稻田。憧景着能和农民上山打猎,下河摸鱼,每天都是欢歌笑语的劳动场景,我充满着遐想,希望有个美好的未来……汽车把我们12同学拉到了-全州县凤凰公社七里大队,到大队部已是晚上八点,四周一片漆黑,什么也都看不见,只见大队部有一些微弱的灯光。我们提着行李跌跌撞撞的走进大队部,几位贫下中农伯伯围坐在火堆旁,抽喇叭旱烟,他们都是等候着来接我们的,那么冷的天,他们中间有的人还赤着脚。

大队部很简陋,桌上摆放了一部手摇黑色有线电话机,一把算盘,墙上倒挂着几本记事本,还贴满了毛主席的语录,语录被烟熏得字已经模糊不清了。支部书记先发言:毛主席给我们大队派来了12位知识青年,每个小队分配两名,你们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学习劳动技术。接着大队长宣布分配名单,我和另一位同学分到了白竹山第十三生产队。

晚上10点钟,小队长点燃松树枝火把,带着我们回生产队,他在前边带路,我们两人在后边紧跟着,也分不清东南西北,借着月色,隐隐约约看着远处村落有灯光,听到有狗的叫声。山村小路高低不平,队长大步向前,走得轻快,我们高一脚低一脚的用小跑才能跟上,感觉像电影战争年代通过敌战区封锁线的情景,我脑海里美好憧景消失了。从没有走过这漆黑的夜晚,我感觉身后沙沙的响,顿时毛骨悚然,害怕、恐惧,心里想哭而不敢哭,走了一阵子才进村里。

一进村就闻到了浓烈的牲口、家畜粪便气味。我们两暂时被安排在一间生产队的仓库里,在仓库墙角落,临时用一个2

米长宽的打谷桶翻过来,铺上稻草,这就是我们临时的床。小队长嘱咐了几句就走了,一盏小煤油灯,老鼠在房梁上窜来窜去,发出吱吱的叫声。我们再也忍不住抽泣起来,凄凉的情景,在插队的第一晚上,我们就开始想家,想爸爸妈妈,想兄弟姐妹,想同学…… 二

第二天,一大早,农民出早工回来,早饭后,在仓库门前的晒谷坪,等候生产队长的再次派工。大家都知道队里来了知识青年,都很新鲜、好奇,想看看知识青年长得是啥样子。我们也站在那里傻傻的望着大家,一个陌生的环境让我们不知所措。有一位老奶奶,手里拿着两个红薯递过来说:你们没有吃早饭吧,先吃两个红薯吧。即刻我的心热呼呼的,正是这两个红著,让我和老奶奶一家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老奶奶一家人都非常好,我们生活上的油 、盐、柴、米缺了什么,老奶奶都很热心的给予帮助。老奶奶有一个孙女与我同岁,长得水灵灵的,开始接触,都很害羞,日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