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科学《谁能传播声音》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3:35: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8.谁能传播声音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向四面八方的,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教具、学具】

1、大鼓、4个背后吊着一个小泡沫球的纸屏。

2、水槽、水、闹钟、塑料袋、扎线、长木条、木板、两根金属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大自然奇妙无穷,各种声音交错在一起,遥相呼应,如同一曲曲交响乐,使世界充满生机。这里所指的\交响乐\是由哪些声音组成的?它们来自何方?

2、学生讨论、汇报。

3、师生小结:这些来自天上、地下、水中、工厂等四面八方的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里的呢?(板书课题)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教师发实验材料,出示活动要求: 引导学生探讨声音传播的途径。

(1)提问:每天上课铃一响,校园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挂在高处的喇叭一响,全山村都能听到。树上的鸟鸣,人在树下的四周较远处也能听到......这是为什么呢?想想看声音是在哪里传播的,传播的方向又是怎样的。

(2)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可适时提示:如树上的鸟鸣,树周围和人之间充满着什么物体,说明声音可以在什么物体中传播,四周都能听见,说明声音是向哪个方向传播的)

(3)小结: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推想: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3、实验探究 验证猜想 引导学生研究声音传播的形式。

(1)提问:将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一圈圈向外传的水波和听到石子落水声)

(2)实验:一名学生在教室中间敲大鼓,其他同学围绕四周观察鼓周围立的纸屏及纸屏背后的小泡沫球有什么现象?

(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击鼓使鼓面振动发出声音,会引起周围空气也跟着振动,就形成了声波,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5)讨论:纸屏上的小球为什么会振动?为什么各个方向的小球都会振动?鼓声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6)小结:随着鼓声我们看到纸屏上的小球振动,这是由于击鼓产生的声波从鼓面通过空气传向四周的纸屏,引起纸屏和小球振动。当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又引起耳朵里的鼓膜振动,我们才听到了声音。

3、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1)提问: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

(2)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设计实验程序,并提醒不可把闹钟不加防水措施放入水中)

(3)汇报实验结果。

(4)师生总结:通过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活动一:了解声音传播的方向

提问:每天上课铃一响,校园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挂在高处的喇叭一响,全山村都能听到。树上的鸟鸣,人在树下的四周较远处也能听到......这是为什么呢?想想看声音是在哪里传播的,传播的方向又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可适时提示:如树上的鸟鸣,树周围和人之间充满着什么物体,说明声音可以在什么物体中传播,四周都能听见,说明声音是向哪个方向传播的)

小结: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推想: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活动二:认识声音传播的方式:

提问:将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一圈圈向外传的水波和听到石子落水声)

实验:一名学生在教室中间敲大鼓,其他同学围绕四周观察鼓周围立的纸屏及纸屏背后的小泡沫球有什么现象? 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击鼓使鼓面振动发出声音,会引起周围空气也跟着振动,就形成了声波,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讨论:纸屏上的小球为什么会振动?鼓声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小结:这是由于击鼓产生的声波从鼓面通过空气传向四周的纸屏,引起纸屏和小球振动。当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又引起耳朵里的鼓膜振动,我们才听到了声音。

活动三:探究谁能传播声音

教师讲述: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那声音能不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呢?要了解这个问题,需要在实验中寻找答案。

实验一:两手分别拿一块小石头,在水中相互碰撞,观察现象。(学生进行实验)

同学们能够听到石块的碰撞声音吗?(能)

这个实验说明声音能在哪里传播?(声音在液体中可以传播) 实验二:听听写字的声音

两人一组,一人写字,一人把耳朵贴在桌子上听声音。 通过实验,你们认为固体能不能传播声音?(能)

师生总结:通过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交流发现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记录表,阐述各自的结论。) 2: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声音传播的方向 (板书: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