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5 11:36: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作业ID: 35991
1.战略(教材第1章,视频第一讲) 答:一组关于追求什么样的组织目标、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方案以及如何使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决策。
2.产业生命周期(教材第5章,视频第二讲)
答:产业生命周期是指随着产业形成、成长、淘汰、成熟和衰退等各个阶段,产业内发的变化。
3.计划(教材第8章,视频第三讲) 答:计划指的是管理者确定并选择恰当的组织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经过计划过程最终形成的组织计划详细说明了组织的目标以及管理者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要采取的行动。
4.人力资源管理(教材第11章,视频第四讲)
答: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管理者为吸引和留住员工,并确保他们高效率地从事工作,从而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而进行得所有活动,这些活动构成了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招聘和甄选、培训和发展、绩效评估和反馈、薪酬和福利、劳动关系。
5.群体和团队(教材第14章,视频第五讲) 答:群体可以定义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作用以实现特定目标活满足特定需求的个体。团队是一种群体,其成员之间紧密合作,以实现一个特定的、共同的目标。
6.简述管理者的三种基本类型。(教材第1章,视频第一讲) 答:(1)基层管理者:处于管理层级底层的是基层管理者,通常称之为主管。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对从事产品生产和服务等特定活动的非管理层员工进行日常的监督管理。 (2)中层管理者:监督基层管理者的是中层管理者,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寻找一个组织人力和其他资源的最佳方式来实现组织目标。 (3)高层管理者:与中层管理者相比,高层管理者要对组织所有部门的绩效负责,他们担负着跨部门的职责。首席执行官(CEO)是一个公司最重要的管理者,所有其他的高层管理者都要向他报告。
7.请简述任务环境的构成因素。(教材第5章,视频第二讲) 答:(1)供应商指向组织提供其生产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资源投入(如原材料、零部件或者员工)的个人和企业。 (2)分销商是帮助其他企业向消费者出售其产品和服务的组织。 (3)
顾客是购买某个组织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个人或团体。 (4)竞争者是指提供与某个特定组织相类似的产品或服务的组织。 8.
简述认知偏差的来源。(教材第7章,视频第三讲) 答:(1)前提假设偏差。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着强烈的先期认识的决策者往往倾向于在这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基础上做决策,即便有证据证明他们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此外,决策者还倾向于收集和使用与他们的先期认识相一致的信息,而忽略与这些认识不一致的信息。 (2)代表性偏差。不恰当地从一个小样本甚至从一个典型的案例中归纳出某种结论,并将其推广到普遍的情况中。 (3)控制错觉。管理者过高估计自己对各种活动和事件的控制能力。 (4)升级承诺。在一项行动方案开始实施并已经投入大量资源以后,一些管理者会进一步增加对先期项目的资源投入,即使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这个项目正在失去试试的意义。
9.简述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教材第12章,视频第5讲)
答:期望理论认为,当工人相信高水平的努力能够产生高绩效时,而有了高绩效,自己就能够获得期望的结果时,激励的水平就会比较高。期望理论确定了决定个人所受激励的三个主要因素:期望、工具性和效价。 (1)期望是个人对达到一定的绩效水平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或者投入)程度的认识。 (2)工具性主要是指个人对于达到一定工作绩效之后是否能够获得理想结果的认知。 (3)效价指的是从工作或者组织中获得的每一种效果在何种程度上是合乎个人愿望的。
10.简述管理者作为发送者所需要的几种沟通技巧。(教材第15章,视频第五讲) 答:(1)发送清晰而完整的讯息; (2)将讯息编码成接受这一与理解的符号; (3)选择恰当的讯息传递媒介; (4)选择易于接受者监控的媒介; (5)避免信息过滤和信息失真; (6)确保讯息中包含反馈机制; (7)提供准确的信息,避免谣言的传播。
11.请对管理者的管理职能进行论述。(教材第1章,视频第一讲)
答:管理工作的职责是帮助组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通过履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项基本职能来实现这一目标。 1. 计划是管理者用来识别并选择恰当的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包括(1)决定组织将要追求的目标,(2)决定实现这些目标所要才去的行动方案,(3)决定如何分配组织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者计划的优劣决定着组织的效率和效果,即组织的绩效水平。计划的结果是战略,即一组关于追求什么样的组织目标、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方案以及如何使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决策。 2. 组织是管理者建立一个组织成员之间能够互动和合作的工作关系结构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的职能之一就是根据员工各自承担的特定工作任务,将他们分配到各个部门工作。在组织过程中,管理者还要在不同的个人和部门之间分配职权和职责。此外还要决定如何最有效地协调组织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组织的结果是创设组织结构,即一种能够协调和激励组织成员,使之协同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正式的工作及其报告关系体系。 3. 在领导的过程中,管理者不仅要为
组织成员清楚地描述一个清晰的发展前景,还要激发他们的活力,使员工明白自己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领导过程中要运用权力、影响力、观察力、说服力以及沟通技巧来协调个人和集体的行动,使他们的活动和努力步调一致。领导者还要鼓励员工向高层次发展。领导的结果是培养高度积极主动和服从指挥的组织成员。 4. 在控制的过程中,管理者要评估组织完成目标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以保持或者改善组织的业绩。比如,管理者要对个人、各个部门以及作为整体的组织的业绩进行监控,以确定他们是否达到了期望的绩效标准,一旦没有达到绩效标准,管理者就要采取行动,提高他们的业绩。控制过程的结果是准确测评绩效和规范组织效率和效果的能力。在履行控制职能的过程中,管理者首先要确定测评的目标,然后必须设计出信息和控制系统,以便为评估绩效提供所需要的数据。控制还可以帮助管理者对执行其他三项管理职能的有效程度进行自我评估,并进行必要的修正。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项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工作的本质。不论是在管理等级的那个层次,还是在组织中的哪个部门,有效的管理都意味着成功地进行决策并履行这四项管理职能。 12.
近几年来,国内电子商务发展促成了网购行为的不断激增。据淘宝网统计,2008年上半年的交易量为413亿元,接近2007年的433亿元,年增长率超过150%,而快递方式是电子商务实现实物配送的主要渠道,有预计2009年 “网购”商品的快递业务将超过30%以上;而城市内和城市间跨地域业务合作和管理的不断紧密,也促使了同城快递和异地快递业的繁荣;跨国快递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加速了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国际贸易额一直持续较高年均增长率,因此,跨国商业文件、私人物品、贸易样品等的寄送需求量不断上升。整体看来,随着我国经济走势的不断上升,邮政服务的行业发展空间很大。据预测,未来十年中国GDP的年增长率如能保持8%左右,则我国快递业的年增长率将能达到约25%。在这种契机下,众多快递公司争相成立,目前在邮政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快递企业有5500多家,从业人员约30万人。这些环境的改变给我国传统的邮政局的邮递业务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请您简述SWOT分析法,并结合你自己的认识,采用SWOT方法分析国有的邮政局邮递业务面临的经营环境。(教材第1章,视频第一讲) 答:(1)SWOT分析方法是指对组织所面临的环境和组织自身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组织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环境中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以便各层级管理者对各层次上的战略进行选择,使公司处于能够实现其使命和目标的最佳位置。介绍国有邮政局快递业务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2)分析 优势(Strengths):物流渠道完善,有广泛的网络优势,具有良好的信誉,且会得到国家的支持。 劣势(Threats):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员工的待遇不高,无法留住优秀人才;管理系统老化,决策缓慢,很难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 机会(Opportunities):市场需求尤其是高端需求增加,可以利用良好的信誉抓住高端市场;县城及以下的市场一直是民营快递公司无法开展经营的地域,邮政可以充分利用既有的网络优势发展县及乡镇的市场。此外,民营快递公司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也为邮政“巩固阵地”提供了契机。 挑战(Threats):民营企业的经营灵活,运输速度快,且上门送货取货,这给邮政局造成了很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