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6 4:01: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古诗赏析(全)

1、《己亥杂诗》—[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浩荡离愁。

(2)《己亥杂诗》共四句,写了三种心境,一是离别的忧伤,二是回归的快乐,三是积极地人生态度。

(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者以落花自喻,落花有情,寄托了诗人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情怀。后人用此句赞美执着的奉献精神。后两句用比喻,表示自己虽然已成“落红”甚至“化为春泥”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并不因此减退,今后仍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责任。境界高远,比喻精妙。

练习:①、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的是(鸣鞭,挥鞭)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中,诗人以(落花)比喻(自己)。“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现了诗人想继续为(国家或民族)效力的思想感情。

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4)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5)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答: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力。

(6)这首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后两句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的融入议论。

2、《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悠然”形象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安逸自得、闲适、恬淡的心境。 “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3)有人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答: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4)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说“而无车马喧”呢? 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

(5)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答: 这两句形象的描写出了诗人恬淡、闲适、宁静的生活态度;句中的“悠然”“见”用得好,体现出诗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

3、《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请简要分析“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在这首词的作用。

作用:①时间上是上阕“长烟落日”的延续。②借景抒情。写出了戍边战士寒夜戍守的艰辛,抒发了他们因功业未立、归期未计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2)诗中体现戍边战士心理矛盾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词的上阕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阕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了当时孤城危机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互文,白发不单只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流泪的也不是征人,将军也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衰伤流泪。抒发了他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5)全词上片着重写景,“异”一字统领下文的景物描写,渲染了边塞环境孤寂荒凉的特点。 (6)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两句的理解。

答: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想忧国的情怀,雄浑沉郁、苍凉悲壮。 (7)“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 答:天冷、声杂、城孤

(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此句形象地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9)词的下阕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最能揭示征人复杂心理的词句是哪两句?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答: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未曾破敌立功,勒石燕然。 (10)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答: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11)“人不寐”中的“人”指的是谁?“将军”和“征夫”因何而白发而落泪? 答:“人”既指词人自己,也包括广大的戍边士卒。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白发而落泪。 (12)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 答:睡,睡着。

(13)这首词的上、下阙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1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4、《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望岳》中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境相同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诗人在科举失败后消极颓废的情绪吗?整首诗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不能。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刘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的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3)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颂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哲理的理解。

答: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意思就是某一天我定要登上泰山,到上面俯视群山,群山就显得渺小了。含义:在这里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至今人们广泛引用以鼓励自己----人生的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诗中“钟”和“割”两字,历来被认为用得好,谈谈你的看法。

答: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峰,把泰

山南北分割成一边亮,一边暗,就好像一边是黄昏,一边是晨晓。“钟”,聚集或集中之意。该字写出了山的神奇秀丽,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阴阳”,山北背日为阴,山南向日为阳。“割”字用的极好,用词凝练,从山的北面来看,那自天而射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的刀切断了一样, 以此突出了泰山的遮天蔽日或巍峨高大或高峻奇险的形象。

(5)整首诗围绕“望”字展开。

5、《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得景象是: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

(2)后三联写诗人的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