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技术交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02: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楼层地面细石混凝土 工程编号 交底内容: 日期 2015年10月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 1 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楼层采暖地面及非采暖地面的细石混凝土地面面层。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应采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 商品混凝土 2.1.4 主要机具:小水桶、半截桶、笤帚、2m靠尺、铁滚子、木抹子、平锹、钢丝刷、凿子、锤子、铁抹子、、塑料薄膜、细石混凝土泵车。 2.2 作业条件: 2.2.1 室内墙面已弹好楼层建筑50cm水平线。标高要求浇筑完细石地面后为50线下55厘米。 2.2.2 穿过楼板的立管已做完,管洞堵塞密实。埋在地面的电管已做完隐检手续。 2.2.3 每套房间地暖铺设完成后,及时打压、保压,并对保压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保压合格后,方可进行地面砼垫层施工。 2.2.3室内砼楼地面上的砂浆、不平整部位已清理干净。 2.2.4、卫生间内穿过楼地面的设备管线已安装完,管道四周用细石砼填实。 2.2.5铺设在垫层下的室内地暖管道已铺设完成,并经过打压试验。办理完隐检手续。 3 操作工艺 3.1 细石混凝土工艺流程: 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 → 基层处理 → 洒水湿润 → 抹灰饼 → 刷素水泥浆 → 浇筑细石混凝土 → 抹面层压光 → 养护 3.1.1 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根据墙面上已有的+50cm水平标高线,量测出地面面层的水平线,弹在四周墙面上,并要与房间以外的楼道、楼梯平台、踏步的标高相呼应,贯通一致。 3.1.2 基层处理:先将灰尘清扫干净,然后将粘在基层上的浆皮铲掉,最后用清水将基层冲洗干净。 3.1.3 洒水湿润:在抹面层之前一天对基层表面进行洒水湿润。 3.1.4 抹灰饼:根据已弹出的面层水平标高线,横竖拉线,用与细石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拌合料抹灰饼,横竖间距1.5m,灰饼上标高就是面层标高。 3.1.5 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在铺设细石混凝土面层以前,在已湿润的基层上刷一道1∶0.4~0.5(水泥∶水)的素水泥浆,不要刷的面积过大,要随刷随铺细石混凝土,避免时间过长水泥浆风干导致面层空鼓。(有采暖地面不需刷水泥浆,无采暖地面浇筑时刷素水泥浆结合层) 3.1.6 浇筑细石混凝土: 3.1.6.2 面层细石混凝土铺设:将搅拌好的细石混凝土铺抹到地面基层上(水泥浆结合层要随刷随铺),紧接着用2m长刮杠顺着标筋刮平,然后用滚筒(常用的为直径20cm,长度60cm的混凝土或铁制滚筒,厚度较厚时应用平板振动器)往返、纵横滚压,如有凹处用同配合比混凝土填平,直到面层出现泌水现象,撒一层干拌水泥砂(1∶1=水泥∶砂)拌合料,要撒匀(砂要过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楼层地面细石混凝土 工程编号 日期 2015年10月 3mm筛),再用2m长刮杠刮平(操作时均要从房间内往外退着走)。 3.1.6.3严格控制地暖垫层砼强度,其等级为C20细石混凝土。 3.1.6.4大面积的砼垫层施工,应设置纵向、横向伸缩缝,其伸缩缝间距不得大于6m,缩缝处、房间四周墙根用1cm厚苯板条嵌入成缝。 3.1.6.5垫层砼运输时必须做好地暖管道的保护。地暖管上用木板覆盖且板上不能有钉或尖锐物破坏暖管。浇筑时泵管口部位铺设木板、工人的铁锹等应保证不铲倒地暖。细石砼垫层施工时各相关单位必须做好旁站工作,防止地暖管损坏、偏位、翘起,防止电管断裂,偏位堵塞,并时时对地暖保压情况观察记录。 3.1.6.6砼垫层应严格按标高控制线控制表面标高,尤其注意卫生间与房间的高差控制。收面时用刮杠刮平,表面用木抹子槎平,其平整度、标高的允许偏差为:10mm。 3.1.6.7特别注意卫生间地漏部位的垫层浇筑做法,在地漏周边100mm的范围内向地漏做凹坑处理。 3.1.6.8地暖管铺设固定完成后,浇筑时和浇筑后,若有地暖管翘起,卡子脱落等情况,及时安排地暖旁站人员用卡子固定压好。 3.1.6.9混凝土收面拉毛,必须全面均匀。收面完成后门口应做封堵,防止进人踩踏,禁止人员在完成面上走动或进行其他操作,以免破坏完成面,影响观感质量。 3.1.6.10混凝土完成面接近初凝时,应在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拍实压抹,以防止管线出现塑性伸缩裂缝。 3.1.6.11本工程细石混凝土收面采用塑料薄膜苫盖,要求面层必须平整,苫盖严密。 3.1.6.12 养护:面层抹压完24h后进行浇水养护,每天不少于2次,养护时间一般至少不少于7d(房间应封闭养护期间禁止进入)。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面层的材质、强度(配合比)和密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1.2 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 4.2 基本项目: 4.2.1 面层表面洁净,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 4.2.2 有地漏的面层,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不渗漏、无积水、与地漏(管道)结合处严密平顺。 4.2.3 有镶边面层的邻接处的镶边用料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7-4。 水泥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7-4 序号 1 2 项 目 表面平整度 高度 允许偏差 (mm) 5 -5 检验方法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钢卷尺检查 5 成品保护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楼层地面细石混凝土 工程编号 日期 2015年10月 1、混凝土面完成后,禁止在完成面上接触明火或在完成面上钉钉子,以免损坏地下管线。 2、地暖垫层施工完成,但混凝土未凝固前严禁人员在完成面上走动或进行其他操作。 3、泵管支撑架底部铺设木板并固定牢固,支撑架设置部位注意对给水管及地暖管的保护。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面层起砂、起皮:由于水泥标号不够或使用过期水泥、水灰比过大抹压遍数不够、养护期间过早进行其他工序操作,都易造成起砂现象。在抹压过程中撒干水泥面(应撒水泥砂拌合料)不均匀,有厚有薄,表面形成一层厚薄不匀的水泥层,未与混凝土很好的结合,会造成面层起皮。如果面层有泌水现象,要立即撒水泥砂(1∶1=水泥∶砂)干拌合料,撒均匀、薄厚一致,木抹子搓压时要用力,使面层与混凝土紧密结合成整体。 6.2 面层空鼓、有裂缝:由于铺细石混凝土之前基层不干净,如有水泥浆皮及油污,或刷水泥浆结合层时面积过大用扫帚扫、甩浆等都易导致面层空鼓。由于混凝土的坍落度过大滚压后面层水分过多,撒干拌合料后终凝前尚未完成抹压工序,造成面层结构不紧密易开裂。 6.3 面层抹纹多,不光:主要原因是铁抹子抹压遍数不够或交活太早,最后一遍抹压时应抹压均匀,将抹纹压平压光。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