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5:17: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知识链接: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轴: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 的,其北端始终指向 附近。

从北极上空看,呈 方向旋转。 方向:自 向 从南极上空看,呈 方向旋转。

1.自转 恒星日:真正的周期,地球自转 ,用时 。 周期: 太阳日:昼夜更替的周期,地球自转 ,用时 。

角速度:极点为 ,其他各处相同,即 。

速度: 线速度:自 向 减小(赤道处最大)。

方向:自 向 ,从北极上空看呈 ;从南极上空看呈 。 周期:一个 年, 日 时 分 秒。

2.公转 形状:近似正圆的 。 轨道: 近日点: 初。

远日点: 初。

角速度:平均: , 点较快, 点较慢。 速度: 线速度:平均: , 点较快, 点较慢。 (二)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地球运动是 与 的叠加。

2.黄赤交角:指 平面与 平面的交角,目前是 。 3.影响:使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返运动,并使地面获得太阳的辐射能. 请用图示意昼夜半球、晨昏线、太阳光线。(注:太阳光线应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4、地方时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自 向 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 边

的地点比 边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 边的地点比 边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不同 的地方具有不同的 时。经度相差 °,时间相差1小时。

1

5、区时的计算

(1)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减,东加西减。 例如:东八区为8点,东九区为 点,东二区为 点。 (2)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的两地,时区号数相加,东加西减。 例如:东八区为20点,西五区为 点。

6、我国统一采用“ 时间”,即 区的区时,东经 °的地方时。美国纽约在 区,英国伦敦在 区。

7、赤道平面指过 并与 垂直的平面。黄道平面指地球 轨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做 ,目前为 。

请在上图中注出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并注出南北极点、黄赤交角的度数。

请在下图中注出二分二至及日期、地球公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 二分二至如何判断?

(1)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判断 ;(2)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 。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昼夜长短变化(反映日照时间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反映太阳辐射强弱) 时间上:产生四季 空间上:产生五带 2 8、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 ; (2)昼夜长短 ;

(3)产生 和 。

9、春秋分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昼夜半球。

春秋分日:(1)全球昼夜 ;(2)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 10、夏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昼夜半球。

夏至日:(1)北半球昼 ,夜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

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

11、冬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昼夜半球。

冬至日:(1)北半球昼 ,夜 ,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 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2)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递减。 12、天文上的四季

夏季是一年内白昼 ,太阳高度 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 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 ,太阳高度 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 的季节;春秋季是过渡季节。

问题设置:

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A.90°E,89°N B.80°W,40°S C.10°E,1°S D.180°W,71°S 2.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 )

A.就线速度而言,高雄小于马尼拉;就角速度而言,高雄大于马尼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