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配画教学设计(含媒体思路)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5:24: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WORD格式

平泉县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

教学设计

课 题:《古诗配画》 年 级:三年级

教材版本:河北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

参赛单位: 承德市平泉营子中小学 参赛教师: 孟幻 时 间:2017.6.10

专业技术 整理分享

WORD格式

《古诗配画》教学过程流程图

开始 课件 出示古诗配画视频 动画激趣,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任务 准备阶段 明确任务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探究实践 教师解疑 评价 学生交流 交流展示,互动评价师生互评 巩固 完成练习 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课下作业 反思 引导汇报 总结方法,浅谈收获 交流新知 小结

专业技术 整理分享

WORD格式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

平泉县杨树岭学区营子中心小学 孟幻 【教材分析】 《古诗配画》是冀教版信息技术教材小学三年级第十七课的内容。本节主要内容是使学生学会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根据诗词内容合理安排图片的位置,使文档图文并茂。本课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的最佳范例之一,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利用Word来设计艺术字和编辑电子报纸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关联了之前所学的用Word来输入文字及对文字的修饰等知识。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品诗赏画的艺术氛围中,掌握新知识。本课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艺术学科的整合,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对计算机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具备了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对信息技术学科充满了好奇。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学生刚接触新鲜事物,有兴趣学习本课,从知识储备情况来看,学生具备了用Word来输入文字及文字的修饰等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WORD这个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和排版软件。

【设计思路】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本课教学的设计重点是以学生为主,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初步培养学生审美观。在教学过程中,以活动为主线、问题为辅助手段,以任务驱动法,结合操作游戏,让学生在乐学、好学中完成教学重难点的操作,加上老师适时点拨与指导及鼓励性评价,让三维目标在本课得到一个完美呈现。

【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我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练习文字输入,在Word文档中输入古诗。 (2)让学生学会插入图片和调整图片大小。 (3)让学生学会设置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古诗配画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在艺术氛围中陶冶情操,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培养美感,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专业技术 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