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016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19:26: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让学生了解押韵的字和押韵的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字词,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韵文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创作性思维创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解释题目,介绍写作背景 1. 导入课文:

师:前一阶段有一首《考试铭》流传很广,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 思看电影。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大家知不知道它其实是根据哪一篇文章仿写的呢?

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文章《陋室铭》。在这里我要提一点,语言的形式总是受制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 。“考试铭”读起来很好笑,但没有什么价值。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刘禹锡的这篇陋室铭,对比一下就会明白,不管是从节奏上,意境上,思想上,陋室铭都远远高于考试铭.

2. 解释题目: 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题目中\陋室\是什么意思?----简陋的房子.“铭”是什么意思?----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明白了\陋室铭\三个字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就是对陋室进行歌颂.结合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作者主要是要对陋室内的人的高尚品德进行歌颂。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 。

3.介绍作品背景:

大家知道多少有关刘禹锡的事?给大家讲个有关这篇文章来源的小故事吧:

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中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后因他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德宗皇帝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按当时地方官府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大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多般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又要他搬至北门,由原先的三

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不久又要他搬居城中。半年之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狭小,一次比一次简陋,全家老小根本无法安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禹锡提笔写下了《陋室铭》这篇文章,并请他的好朋友,当时的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一时轰动朝野。

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没有人会记住那个势利的县官,但刘禹锡的这篇《陋室铭》,却光照历史,留传千古。

二.解释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1. 解释字词:

请同学们借助书下注释翻译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下来,准备提问。 回答同学们的提问,等同学们没有问题后,有重点地解释课文. 重点字词: 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 苔痕上阶绿 上: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长上。 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宾语前置:

孔子云: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其中的“之”,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这句话是出自《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