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习报告-城市认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0:28: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上海城市认知实习 一、道路交通

来到上海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除了遍地的摩天大楼便是上海快节奏生活了,这一点可以从他的道路交通上看出。去万达广场参观的时候,明明人行道是绿灯,但是依旧还是有汽车从以前开过,连公交车也闯红灯,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说对于很多城市的观察或调查是以一个城市中人们行走(跑)的速度,来判断

啊城市人生活态度的积极程度,从某方面说,甚至可以代表城市的竞争能力。上海,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这个急速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人民想要紧跟新时代的脚步,抓紧每分每秒开车也无可厚非。但是闯红灯这种行为实在让人担忧。

尽管伴随着强大的竞争与压力,上海人民也应该不急不躁,多为行人让行。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上海的司机真该向杭州的司机学习。在车让人的人行道上,比如我们校门口原来的人行道,杭州的司机都会主动停车的让两旁的行人先过,特别是公交车司机,感觉更加谦让。本来是想等这几辆车都开过了再过马路的,忽然公交车停了下来,后面的车也停了,司机微笑着摆摆手示意行人过马路,这是多么温馨的瞬间啊。而上海的汽车总是一辆紧接一辆的从人行道上驶过,不给行人过马路的机会,上海的交通总是让人望而却步。 杭州的道路交通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那就是交通的拥挤不堪了。特别是早晚高峰期,堵在路上个把小时是常有的事。为了解决“行路难、停车难”的城市交通“两难”问题,杭州政府构建了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这无疑是个明智之举。自行车绿色无污染、‘零碳’排放,不必担心中途堵车,出行方便,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自行车只适合短程使用,远程距离还得依靠汽车、

公交车。公交自行车自己也存在这问题:1)有时候在换乘点根本就无车可借;2)高峰时期,特别是在上下班时期借不到车,晚上想还车的时候没有空位;3)服务点设置少且分布不均也不够合理,有些过于密集,有些则相隔太远距离。这些问题都还有待于解决。

跟杭州相比,上海的道路交通就完善多了。目前上海已形成由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等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具有超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全市已形成了由地面道路、高架道路、越江隧道和大桥以及地铁、高架式轨道交通组成的立体型市内交通网络。上海全市公交有1350多条公交线路,并且正以每年新辟、延伸、调整50多条公交线路的记录持续扩充。

上海地铁于1995年正式运营,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发展,11条轨道交通线与一条磁悬浮形成了每日将近千万人次活动的庞大路网,已是上海市民不可或

缺的出行交通工具。在上海,我觉得坐地铁非常方便,虽然有时候也很挤,但是每隔3-10分钟就有一班,不必像公交车一样担心它会晚点,遇到红灯还要停下来,也不用担心半路堵车会迟到,速度快、运量大、无污染、安全舒适。 如果没有地铁,这些城市也就不可能成为目前那样交通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从城市发展角度来说地铁合理并且适当的利用了地下空间,可以节省地面空间,由于地铁建于地底又减少了城市噪音,在全球变暖的条件下,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的排放,不会污染环境。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 如果没有地铁,上海也就不可能成为交通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

所以杭州要缓解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使城市更快速的发展,建地铁已是势在必行。同时上海也可以像杭州一样建立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方便市民的短程出行。

二、城市综合体 ---- 万达广场

1.区位

五角场地处上海杨浦区北部,一般是指由国定路、政立路、国和路围成的约3平方公里多的环形地区,以邯郸路、四平路、黄兴路、翔殷路、淞沪路五条发散型的主干道在这里交会而得名。作为上海市教育、科研院所最密集的地区,五角场地区有复旦、同济、财大、二军大等十几所高等院校和近百所科研单位,周围

还有复旦科技园区、同济科技园区。万达广场位于五角场环岛地面交通“一环五射”路网结构的中心,用地范围东临凇沪路,南靠邯郸路,北依政通路,西侧为国宾路。万达商业广场建成后将成为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的标志。 2.交通

广场周围交通便利,由中环高架、地下交通、地面交通、下沉式人行广场及地铁构成一个立体交通网。相邻主要道路上有多个公交车站,32条公交线路在此始发或中转。地铁10号线在政通路和凇沪路口设有与万达商业广场相通的通道。上海万达广场位于五角场环岛地面交通“一环五射”路网结构的中心,其辐射范围东至浦东新区,南可达虹口区,西至闸北区,北接宝山区,直接覆盖区域人口二百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