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2019-2020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12:28: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最新精品学习资料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考生们掌握好时间,答题时要做到自信、沉着、认真思考。答案涂、写于答题卡上。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共40分)

1.蒙曼副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大隋风云》中说:“美国学者写过书,影响世界的百人名单中,中国两位皇帝榜上有名,秦始皇与隋文帝。”对隋文帝建立的丰功伟绩,蒙曼认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隋文帝的丰功伟绩是

A.开通大运河 B.统一全国 C.科举考试采用殿试 D.合并州县 2.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

A.隋朝短命而亡

B.唐诗繁盛辉煌 C.市民文化兴起

D.科学技术发展

3.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 4.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朝代 西汉 唐代 北宋 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2470685 3920415 11224760 19.8% 43.2% 62.9%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9985785 5148529 6624296 80.2% 56.8% 37.1% 据上表可知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5.有英国学者指出,在当今亚洲的男人中,有8亿多名男人其实只是11个父亲的血裔,在这11名“国父”中有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所属民族为

A.鲜卑族、女真族 B.蒙古族、满族 C.契丹族、党项族 D.匈奴族、藏族 6.“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设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7.右图为我国古代的“瓦子”,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最新精品学习资料,强烈推荐下载! 1

最新精品学习资料

A.隋唐科举制度发展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D.明清工商业繁荣

8.元朝戏剧空前繁荣,出现了元曲。下列关于元曲的表述错误的是 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 C.关汉卿是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

B.依据乐谱要求有词牌格式 D.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9.《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火药 C.造纸术

B.印刷术 D.指南针

10.下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改制前) (改制后)

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②设立“厂卫”机构 ③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④设立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右图是江苏苏州枫桥铁铃关的一张照片。铁铃关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关上楼阁的题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岳飞抗金 C.威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D.郑和七下西洋

13.这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全书60卷,约70万

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桑蚕、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该科技巨著是

A.《红楼梦》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14.一位外国人曾经这样评价:“一个能够修筑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克服不了的”。在长城修筑史上,哪个朝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

A.秦朝 B. 隋朝 C.元朝 D. 明朝 15.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最新精品学习资料,强烈推荐下载!

2

最新精品学习资料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16.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该特点的是

A.册封达赖、班禅

B.郑和下西洋

C.澶渊之盟

D.迁都洛阳

17.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18.清政府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到哪位皇帝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A.皇太极 B.顺治帝 C.康熙帝 D.乾隆帝 19.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同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20.右图是我国某一剧种的脸谱。该剧种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与此脸谱相符的剧种是

A.越剧 B.昆剧 C.京剧 D.黄梅戏

第Ⅱ卷

(非选择题,第21题22分,第22题18分,第23题20分,共60分)

21.识读历史纪年表是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观察下列“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回答问题。

(1)回忆a、d两朝的史事,比较二者有何明显的异同之处?(6分)

(2)b朝曾出现了哪些盛世局面?(2分)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3)c朝的建立者是谁?(1分)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他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该朝政治制度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2分)

最新精品学习资料,强烈推荐下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