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地方特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3:18: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地方特征

作者:刘悦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4期

摘 要:在建筑创作中我们应从历史条件、内部功能、外观造型、风格特色、整体环境等方面诸多因素探讨新建筑的地方特征。 关键词:整体环境变形与重组地方性

中图分类号: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b)-0035-01

最近的新建筑面临着严峻的“特色危机”;从南到北比较千篇一律,总的看来缺乏新意,这是摆在我们这一代建筑师面前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做出自己的特色,为中国建筑有又添风景,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1 历史街道及建筑的保留和延续

我们追求地方特色的同时并没有用钢筋混凝土模仿以有的木结构造型,而是采用了许多仿古的方式,模仿了古代建筑的特征。例如:福州达江路的改建工程中,这一条以个体工商户为主的商业街道。一层为门市,楼上为住宅,街边的破旧木构危房准备拆除新建,街中还有许多要保留的历史性建筑。在这个改建工程中,我们征求商户的意见,统一规划设计,只用几个月的时间,创出了旧城区改造的新思路。

原地的拆建,人口密度不增加,居住条件有所改善。沿街建筑的居民住房以白粉墙为基调。局部饰以面砖,多种形式的窗洞和花池有机组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商业气息街立面,同时保留了质量较好的原有建筑。只进行了立面的改造,却使尚书庙沿街的曲线山墙.濒临倒塌的古建筑得以保护。这样,整条街及保留传统的“场所精神”又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我个人认为旧城区的改建只能立足于现实条件逐步改造,而新的地方特色的发展也只能与之相适应.和谐.有序结合。这是对古建筑的特性的尊重和保护。

2 立面造型与特征形象的变形与组合

在高层建筑中如何体现地方特色呢?例如福建省物资贸易中心大楼的设计和施工中,运用了当地特有的曲线山墙形象加以变形.重组,在形体错落的高层建筑女儿墙上加以体现,由于变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程度和分寸掌握适度,人们能够识别出它与福建传统山墙的亲缘关系。其曲线变化特征明显,通过观赏者的联想与“再创造”而得到强调,变得更加鲜明突出,给人印象深刻,从而表现出建筑明显的个性特征与风格特色。

我们通过对传统建筑中特征鲜明构件,有节制、有选择的创造性地借用,而且传达地方特色的信息。显然,一个地方的传统建筑中总有一些可以识别的形象。通过它我们可以变形、借用、重组。只有抓住地方建筑特征,才能达到地区认同感的共鸣。

3 内部空间——古建筑的延续和借鉴

经历史长久的发展传承下来的地方建筑的空间组合总有它的独到之处,福州气候温暖,传统民居的大厅对天井完全开敞,天井两侧宽大的敞廊与前厅组成一个空间整体,我把它称为“开敞方厅”。就是这个空间把室内外空间融合起来,冬天阳光充足,夏天阴凉舒适,环境宜人.这是福建传统建筑内部空间的特色之一。而福州画院工程中由于地段窄小,我们也借用了“开敞方厅”的处理手法,门厅、客厅、对庭院开敞,敞厅、走廊、庭园相互穿插、交织。使有限的空间得以扩大延伸,从展厅中也可透过大片落地窗看到院内的景物。构成了当地特色的内部空间,创造了幽静、雅逸的气氛,在有限的空间中,为画家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可见地方性特征实质是一种传承和抛弃相结合的过程。它是向历史取材,又更适应现代人生活、生产的需要。它要用现在的手段来秉承自然和人文的地方特质,从而在空间品性上实现地方建筑的特色和发展。

4 整体环境——自然和人文环境的适应

地方性的表现还不仅仅限于传统建筑中借用形式语汇,更重要的是必须适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福州电业局综合楼为例,建筑物躲开了槐树并与槐树结合,使其成为建筑特色的景观。办公楼处在巨大的槐树荫下,在福州炎热的夏天这是比空调还好的阴凉环境。办公楼西侧紧接图书馆,只是用白墙,绿檐在色彩上与之呼应,但不用白粉墙,而用白色玻璃瑪赛克饰面,不用琉璃瓦,而是用绿色面砖,增加了建筑的现代感。它紧靠道路的红线,挡住了西邻不协调的黄琉璃瓦建筑,在西立面又用了黄色面砖和檐口与其调和,这样从东至西的人流就能看到统一协调的景观了。

在有些省会城市的贸易中心是包括展厅、洽谈、办公、会议、客房、餐厅等功能的综合楼,基地位于十字路口,为了适应面积不大的拐角地形,增大人流、车流集散空间,高层主楼取L型,裙房也尽可能的后退,形成楼前广场。

在总面积不大的情况下,既要满足城市规划提出的层数要求,又躲开微波通道,突出强调了建筑的雕塑感和现代感,对环境以及种种限制条件的适应,产生了建筑独特的造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筑的地方性,实质上是从地方自然和人文条件中产生出来的独特品性。新建筑与今天的自然、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正是在更深层次上的表现了建筑的地方特色。我们只要有目的自觉地发展地区的建筑文化,就能继往开来,建造出更加新颖,更加合理的有地方特色的新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