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数控大赛车工理论试题答案(教师职工组)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2:01: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辽宁省数控技能大赛

数控车工理论知识试卷评分标准及答案(2007)

(教师组、职工组)

一、判断题

评分标准:满分15分。各小题答对给1分,答错或漏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1.√ 2. × 3. ×

二、单项选择题

评分标准:满分40分。各小题答对给1分,答错或漏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1. C 2. B 3. C 4.D 5.C 6. C 7. D 8. A 三、简答题

1.答:(1)刀片精度:可转位刀片中国家规定适合于车刀有6种精度,代号为H、E、G、M、N、U;H最高,U最低,普通车床粗、半精加工用U级,对刀尖位置要求较高的或数控车床用M,更高级的用G。

(2)刀片法后角:0°的代号为N; 11°的代号为P。 评分标准:满分3分。第一问给2分, 第二问给1分。 2.答:提高和保证加工精度的措施有:

(1)直接减少误差法(2)误差补偿法(3)误差分组法 (4)误差转移法(5)就地加工法

评分标准:满分3分。答出前三条给2分, 后两条给1分。

3.答:(1)采用直线段逼近非圆曲线,各直线段间连接处存在尖角。由于在尖角处,刀具不能连续地对零件进行切削,零件表面会出现硬点或切痕,使加工表面质量变差。 (2)采用圆弧段逼近的方式,可以大大减少程序段的数目。这种方式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相邻两圆弧段间彼此相交;另一种则采用彼此相切的圆弧段来逼近非圆曲线。后一种方

9. A 10.C 11.C 12.B 13. C 14. A 15. D 16. C

17. D 18.C 19. D 20. A 21. C 22.D 23.B 24. B

25.C 26.A 27. D 28.B 29. A 30. C 31.B 32. A

33. B 34. C 35.C 36.B 37.D 38.B 39.C 40.C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式由于相邻的圆弧彼此相切,工件表面整体光滑,从而有利于提高加工表面质量。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应使δ≤δ′(允许误差)。

评分标准:满分3分。答出第一条给1分, 第二条给2分,答出要点即可得分。 4.答:

(1)光电式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光电脉冲编码器和绝对式光电脉冲编码器两种基本类型。 (2)特点:

增量式光电脉冲编码器在其轴旋转时,有相应的脉冲输出,通过判向电路和计数器能够把回转件的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和旋转角速度准确地测量出来。其计数起点可任意设定,并可实现多圈的无限累加和测量,还可以在每转发出一个脉冲Z信号,作为参考机械零位。

绝对式光电脉冲编码器在其轴旋转时,可将被测转角转换成一一对应的代码(二进制、BCD码等)来指示绝对位置而没有累计误差,并且无需判向电路。它有一个绝对零位代码,当停电或关机后,再开机重新测量时仍可准确地读出停电或关机时的位置代码,并准确地找到零位代码。

评分标准:满分3分。第一问给1分, 第二问给2分,答出要点即可得分。 5.简述在数控车床上车削的工件外圆尺寸超差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答:原因:(1)刀具数据不准确 (2)切削用量选择不当产生让刀 (3)程序错误 (4)工件尺寸计算错误

解决方法:(1)调整或重新设定刀具数据(2)合理选择切削用量(3)检查、修改加工程序(4)正确计算工件尺寸

评分标准:满分3分。第一问给1.5分, 第二问给1.5分。 四、计算题(每小题5.0分。满分10分) 1.解:(任选其一计算)

按题意,工件的定位基准为d1外圆柱中心线,尺寸H的工序基准为d2外圆柱下母线,尺寸L的工序基准为d2外圆柱左边母线,都与定位基准不重合。同轴度可标注为e=0±0.01。下面分别求二个尺寸的定位误差。

(1) 工序尺寸H (5分)

基准位置误差为: △W= Td1/2sin(α/2) =0.021×0.707=0.0148mm。 (1.5分) 定位尺寸由同轴度e和d2外圆柱半径组成,故基准不重合误差为: △B=Te+1/2Td2=0.02+0.0125=0.0325mm (1.5分) 工序尺寸H的定位误差为:

△D=△B+△W= 0.0325+0.0148=0.0473mm。 (1分) 定位精度分析:

H的定位误差均小于工序尺寸公差的三分之一,即 0.0473<0.17/3,故定位精度能够保证加工要求,定位方案可行。 (1分)

答:(略)

(2) 工序尺寸L (5分)

因为L尺寸是水平方向的,V形块是对中元件,所以d1外圆柱轴线一定在中心,故: △W=0 (1.5分)

定位尺寸也由同轴度e和d2外圆柱半径组成,故基准不重合误差与H尺寸相同,为:

△B =Te+1/2Td2=0.02+0.0125=0.0325mm (1.5分)

工序尺寸L的定位误差为:

△D =△B+△W= 0.0325+0=0.0325mm。 (1分)

定位精度分析:

L的定位误差均小于工序尺寸公差的三分之一,即 0.0325<0.15/3,故定位精度能够保证加工要求,定位方案可行。 (1分)

答:(略)

评分标准:满分5分。按配分给分。 2.解:

(1)画出尺寸链简图,其中A1、A2为增环,A3、A4、A5为减环,A△为封闭环。

(2)按“入体原则”分配A1、A2、A3、A5的尺寸偏差为

(3)确定协调环A4的尺寸偏差为

A4min= A1max+A2max-A3min-A5min-A△max=122.20+28.10-4.95-4.95-0.7=139.70 A4max= A1min+A2min-A3max-A5max-A△min=122+28-5-5-0.2=139.80 ∴答:(略)

评分标准:满分5分。正确画出工艺尺寸链图给1分, 按“入体原则”分配A1、A2、A3、A5的出尺寸偏差给2分,确定出协调环A4的尺寸偏差给2分(公式、过程、结果全对给2分,公式、过程对、结果错,给1分;只有公式对给0.5分;公式、过程错,结果对;不给分。) 五、工艺分析题(参考答案) 1. 车削加工工序步骤(10分)

(1) 夹住工件Φ82毛坯外径并校正,粗车Φ92外径留余量2mm。 (2)调头,夹住粗车后的Φ92外径垫平端面校正;

粗车、精车Φ82h6外径、端面C和2×0.5的槽至要求,保持另一端面a的余量。

(作为下一工序的定位精基准,加工时必须保证C端面与Φ82外径的垂直度)

(3)安装并校正偏心套夹具,以Φ82h6外径及端面C为定位基准夹紧;(保证Φ82与基准A的0.025mm平行度要求,端面C相对基准A的0.02mm垂直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