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液柱移动问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1:10: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气体状态变化导致的液柱动态变化问题 一、气体温度不变(运动状态和放置方式改变)

例1、如图所示,开口向下并插入水银槽中的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内封闭着长为H的空气柱,管内水银柱高于水银槽h ,若将玻璃管竖直向上缓慢地提起(管下端未离开槽内水银面),则H和h的变化情况为( A )

A.H和h都增大 B.H和h都减小

H C.H减小,h增大 D.H增大,h减小 分析与解:(假设法)

h 思路一:假设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

由于水银柱的高度不变,封闭空气柱变长,根据玻意耳定律,气体体积增大,空气柱压强变小,根据P=P0-ρgh(即h增大)。所以H和h都增大

思路二:假设管内封闭空气柱长度不变

由于管内封闭空气柱长度不变, h增大,压强减小,根据玻意耳定律压强减小,体积增大。所以H和h都增大。

小结:解决动态变化的常用方法就是假设法,然后利用PV之间关系来确定压强和体积如何变化。(水银柱高于水银槽的高度与气柱长度同增同减)但是水银柱从静止改变运动状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受力不再平衡。

1、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管的上部封有部分空气,玻璃管露L h 出槽中水银面的长度为L,两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现保持L不变,使玻璃管向右转过一个小角度,则( BD )

A.h将增大 B.h将减小

C.h不变 D.空气柱的长度会减小 2、运动状态和放置方式的改变

例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两端封闭,中间

用一段小水银柱将空气分隔成A、B两部分,竖直放置处于静A 止时,水银柱刚好在正中,

(1)现让玻璃管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水银柱相对玻璃管

B

如何移动

分析与解:

原来静止时PB>PA,玻璃管自由落体运动时,水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末状态当水银柱相对玻璃管稳定时PB=PA(结合受力分析),对于A气体压强增大根据玻意耳定律,体积减小,而B

气体正好相反,所以水银相对玻璃管向上移动。(用假设法,假设体积不变,原来平衡PB>PA ,,现需要向下的合外力,所以PA增大,PB减小)

思考:有没有可能PA增大,PB不变 (拓展)上题的基础上

(2)现将玻璃管水平放置,当再次达到平衡时,水银柱相对于玻璃管如何移动

A B 分析与解:

原来竖直时PB>PA,玻璃管水平后,再次

平衡时PB=PA(结合受力分析),对于A气体压强增大根据玻意耳定律,体积减小,而B气体正好相反,所以水银相对玻璃管向A移动。

小结:假设体积不变,可以根据受力分析,确定压强的大小关系,再分别判断各自压强如何变化,分别用玻意耳定律来判断各自体积如何变化,从而来判断水银柱的移动。 二、气体温度的改变

例3、如图所示,在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间用水银柱将其分成体积相等的左右两部分,并充入温度相同的气体,若把气体缓缓升高相同的温度(保持管水平不动),然后保持恒温, 则:(1)水银柱如何移动

(2)若气体B初始温度高,把气体缓缓升高相

同的温度,然后保持恒温,,则水银柱又如何移动 分析与解

前提方法:假设法,假设水银柱不动,两部分气体均作等容变化,

思路(1)用数学函数推导:

设开始时气体温度为T0,压强为pA和pB,升高温度△T,升温后为 T1和T2,压强为pA’和pB’,压强减少量为△pA和△pB,分别对两部 分气体应用查理定律:

对于A:pA /T0 = pA’/ T1 =△pA/△T △pA = pA△T / T0 对于B:pB/ T0 = pB’/ T2 =△pB△T △pB= pB△T / T0

PA=pB,故有△pA=△pB,

△FA=△FB 水银柱不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最根本

A B 的是受力,而并非压强)

思路二:图象法,在同一p-T图上画P 出两段气柱的等容线,

如右图(因在温度相同时pA=pB,得气柱lA△ p 等容线的斜率与气柱lB一样)。 △T 由图线可知当两气柱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O

其压强增大量△pA=△pB , 故△FA=△FB,水银柱不动)。

(2) 假设体积不变:(1)数学函数法

△pA = pA△T / TA

△pB= pB△T / TB

由于TA < TB

△pA>△pB

(2)由图象法:△pA>△pB

水银柱向B移动

P △pA △pB B T

A T

思考:如图所示,在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间用水银柱将其分成体积相等的上下两部分,并充入温度相同的气体, (1)若把气体缓缓升高相同的温度(保持管竖直不动),然后保持恒温,则水银柱如何移动

(2)若把气体缓缓降低相同的温度(保持管竖直不动),然后保持恒温,则水银柱如何移动 分析与解:

(1)数学函数法 △pB= pB△T / T0

△pB= pB△T / T0 pA

(2)由图象法:(1)向上移动

B A

p LB △pB L TA △pA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