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0:01: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答案】D
【解析】由题可知,
,令
,则,可知
不正确,由,
,即可得
,在区间
,即
内单调递增,
由
,正确,故选D.
【方法点睛】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构造函数比较大小,属于难题.联系已知条件和结论,构造辅助函数是高中数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解题中若遇到有关不等式、方程及最值之类问题,设法建立起目标函数,并确定变量的限制条件,通过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最值等问题,常可使问题变得明了,准确构造出符合题意的函数是解题的关键;解这类不等式的关键点也是难点就是构造合适的函数,构造函数时往往从两方面着手:①根据导函数的“形状”变换不等式“形状”;②若是选择题,可根据选项的共性归纳构造恰当的函数.
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 已知函数【答案】 【解析】因为函数函数14. 过_______. 【答案】【解析】点
关于轴的对称点为
,则直线
的方程为到直线
,即的距离,故答案为
与平面
. 所成,因
,
,则其最小正周期为
两点的光线经轴反射后所在直线与圆
,故答案为.
存在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则其最小正周期为_______.
为反射后所在直线与圆
,即
15. 如图,将正方形的二面角为
,
存在公共点,所以圆心
,解得
沿着边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抬起到一定位置得到正方形内一条直线,则直线
与
,并使得平面
为正方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答案】
,垂足为,由在平面
内的射影为
,得,易知,而直线
与平面,则
,故与平面
,
【解析】不妨设正方形的边长为,作又所成的角为
(当为
与.
,为
的中点,且
重合时,,得
平面
,故直线与平面与
内的直线所成的最小角为
),所以直线
与
所成角的最大角为
,故答案
所成角为的所成角的取值范闱为
16. 已知菱形【答案】12 【解析】设
,则菱形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
,则,
,设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在
中,由余弦定理可知
,即,
即,
,令
时,即
时,
有最大值,故答案为.
,则,则,当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以及最值问题,属于难题.求最值的常见方法有①配方法:若函数为一元二次函数,常采用配方法求函数最值,其关键在于正确化成完全平方式,并且一定要先确定其定义域;②换元法:常用代数或三角代换法,用换元法求值域时需认真分析换元参数的范围变化;③不等式法;④单调性法;⑤图象法.本题(2)求值域时主要应用方法①求解的.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数列(1)求数列(2)求数列
的前项和的通项公式;
的前项和.
. 时,
;当
时,
时,
,当
时,
,对
不
.
【答案】(1)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当成立,从而可得数列
的通项公式;(2)当
,利用裂项相消法可得
试题解析:(1)当当对
时,不成立,
的通项公式为时,
,
又所以
时,
符合上式, (
).
.
时,
;
,
,再验证时,是否成立即可.
所以数列(2)当当所以
时,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以及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和,属于中档题. 裂项相消法是最难把握的求和方法之一,其原因是有时很难找到裂项的方向,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是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常见的裂项技巧:(1)
;(4)
;(2)
; (3)
;此外,需注意裂项之
后相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丢项或多项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18. 如图所示,已知三棱锥点.
中,底面
是等边三角形,且
,
分别是
的中
(1)证明:(2)若
平面,求二面角
;
的余弦值.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
,因为是
的中点,由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与
垂直,再以
,从而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结果;(2)先根据勾股定理证明
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平面
程组求出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利用向量垂直数量积为零,列方
的余弦值.
的一个法向量,根据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可求得二面角
,因为
,底面
等边三角形,
试题解析:(1)连接又因为是所以又因为所以
平面
的中点,
, .
, ,
的方向为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2)因为由(1)可知而
,所以
以为原点,以
则由题得平面设平面所以令所以所以
得
,,的一个法向量为
,, .
的一个法向量为
,即
,
为锐角,
由题意知二面角所以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以及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属于难题.空间向量解答立体
几何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观察图形,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2)写出相应点的坐标,求出相应直线的方向向量;(3)设出相应平面的法向量,利用两直线垂直数量积为零列出方程组求出法向量;(4)将空间位置关系转化为向量关系;(5)根据定理结论求出相应的角和距离.
19.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深入普及,支付形式日渐多样化,打破了传统支付的局限性和壁垒,有研究表明手机支付的使用比例与人的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某调研机构随机抽取了50人,对他们一个月内使用手机支付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如下表:
(1)若以“年龄55岁为分界点”,由以上统计数据完成下面的“使用手机支付”与人的年龄有关;
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
的把握认为
(2)若从年龄在机支付”的人数为.
,内的被调查人中各随机选取2人进行追踪调查,记选中的4人中“使用手
①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②求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参考数据如下:
参考格式:
,其中
0.05 3.841 0.010 6.635 0.001 10.828 【答案】(1)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表格中数据可完成
列联表,利用公式:
求得
,
与邻界值比较,即可得到结论;(2)①选中的人中“使用手机支付”的人数为的可能取值为利用组
合知识,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公式求出各随机变量对应的概率,从而可得分布列;②由①利用期望公式可得的数学期望. 试题解析:(1)
列联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