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绑架调查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18:09: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道德绑架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对道德绑架现状进行调查 调查时间:2016年7月20日至8月20日 调查内容:1、群众对此类事例的看法

2、起因,问题

3、面对以上问题该如何做 一、调查背景

从多数道德绑架的例子看,比较明显的现象是人们喜欢给别人贴标签,似乎道德底线明确化,有答案标准和及格线、优秀线。这些现象虽未成为社会主导风气,但已然成了社会不得不重视的毒瘤 二、问卷分析及解决措施 第1题您的年龄段:[单选题]

选项 18岁以下 18~25 26~45 46~59 60以上 (空) 选项 a)电视网络 b)报刊杂志 c)其它 (空) 小计 58 7 11 1 比例 75.32% 9.09% 14.29% 1.3% 小计 4 42 24 6 0 1 比例 5.19% 54.55% 31.17% 7.79% 0% 1.3% 第3题您是从什么渠道了解“道德绑架” [单选题]

从年龄段来看,18岁至45岁的网民占绝大部分比例,其中18至25岁的网民数量最多,了解道德绑架的绝大多数人大多是通过电视网络媒介来了解的。

第4题广东网友在投注站拉横幅,呼吁刚中彩票大奖的人捐资救人,你的看法是[单选题]

选项 a)支持,大奖得主幸运地获得财富,应该拿出部分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b)反对,中奖者已经向国家缴纳大量税,回馈了社会 c) 反对,捐款是自愿的,网友的行为是”索捐“,带有强迫色彩 d)其它 小计 6 13 56 1 7.79% 16.88% 72.73% 1.3% 比例 为什么会被逼捐?道德绑架了谁?慈善又是什么?

富翁不捐被谴责的意思就是有钱人就应该多捐,为社会多出力是好事,但少出力或不出力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力,当我们谴责他人时,无疑是将自己推上了道德的制高点,成为道德的审判者,然而谁有这个资格成为审判者,人间只有法律的审判者,却没有道德的审判者,俗话说,清关难断家务事,因为法律是刚性的,而道德是有弹性的。道德只能出于自愿,而不是被强加,被强加的道德已经变质了。道德没有放置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它是人心修行的结果。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强制慈善的后果并不会将这个社会的行善风气引上正途,只会让更多有能力的人望而却步。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社会的进步从不是几个人就能促成的,是整个社会齐心合力的结果。人总是容易审判别人,苛责别人,却宽容自己,这也算的上是人的天性所为。但这种激烈苛责别人的行为,毋庸置疑是理性的缺失的结果,对于道德界限很是模糊,缺乏合理的逻辑判断。以我之眼观世界,得我眼中的世界,以世人之眼观世界,才会有更为宽广的视野和更加深广的胸怀。 倘若道德绑架占了上风,人人皆为“圣人”,法律形同虚设,社会大同不就在眼前吗?

“道德绑架”一大特点,是打着道德的旗号侵犯权利。道德往往需要人们让渡一定权利,但是这种让渡必须是自愿、非强迫的。“道德绑架”还伴随着贴标签行为。道德绑架甚至利用人们的善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阿姨,对不起,我不能给你让座》这则视频中,就有乞丐要了一元钱还想再多要一点的片段。虽然有演绎成分,但现实中乞丐伪装可怜博同情的事情并不鲜见——不让骗子得逞,难道也要被认为不善良?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们亟待建立健全慈善机制,将其纳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将慈善做到面向社会公开透明化,进行严格管理,让捐赠者得到更好地保障,让欺诈行为受到惩处。让慈善成为更多人的自发行为,完善有效的激励措施。进一步完善个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减免政策,保障更多爱心人士长期投身慈善事业。我们需要的是从内心生长出的慈善,而不是被绑架的慈善。

第5题你对年轻人不给老年人、孕妇、小孩让座的看法[单选题]

选项 a)应该谴责这种行为 b)视情况而定 c)其它 (空) 小计 13 61 2 1 比例 16.88% 79.22% 2.6% 1.3%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人对年轻人不给老年人、孕妇、小孩让座的看法持中立客观的态度。虽然让座是一种公德心的体现,但视情况而定的态度还是比较可取的,体现了公德也需要尺度。生活中有不少人混淆了公德和私德的界限,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道德绑架事件。

在法治社会中,道德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相对下降了。弹性的道德逐渐让渡一定作用给刚性的法律。这不是说社会不需要道德了,而是社会对道德的评判标准变得多元化了。“道德绑架”实质上是一种道德冲突。冲突双方都认可道德是约束人的,只不过我不认同你提出的道德,我为什么要被你提出的道德约束?而且,道德的可约束空间也存在争议,私德与公德的范围也处于扩张与压缩的激烈冲突中。比如,对公交车上的让座行为,究竟是公德还是私德,就发生了不少争议。

近代文人梁启超对民族道德伦理思想方面进行过深入思考,他写下的《论公德》和《论私德》体现了对于道德的新见解。这些思想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论公德》(节选)

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无私德则不能立,合无量数卑污、虚伪、残忍、愚懦之人,无以为国也。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试观《论语》、《孟子》诸书,吾国民之木铎,而道德所从出者。其中所教,私德居十之九,而公德不及其一焉。如《皋陶谟》之九德①;《洪范》之三德②;《论语》所谓“温、良、恭、俭、让”,所谓“克己复礼”,所谓“忠信笃敬”,所谓“寡尤寡悔”,所谓“刚毅木讷”,所谓“知命知言”。《大学》所谓“知止,慎独,戒欺,求慊”。《中庸》所谓“好学,力行,知耻”,所谓“戒慎恐惧”,所谓“致曲”。《孟子》所谓“存心养性”,所谓“反身、强恕”??凡此之类,关于私德者,发挥几无余蕴,于养成私人(私人者,对于公人而言,谓一个人不与他人交涉之时也)之资格,庶乎备矣。虽然,仅有私人之资格,遂足为完全人格乎?是固不能。??旧伦理所重者,则一私人对于一私人之事也??新伦理所重者,则一私人对于一团体之事也。??若中国之五伦,则惟于家族伦理稍为完整,至社会、国家伦理不备滋多,此缺憾之必当补者也,皆由重私德、轻公德所生之结果也。)

清、慎、勤三字,遂足以塞此两重责任乎?此皆由知有私德,不知有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