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02: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本草纲目》中载有一药物,名“铜青”。藏器曰:生熟铜皆有青,即是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铜青则是铜器上绿色者,淘洗用之。时珍曰:近时人以醋制铜生绿,取收晒干货之。后者的反应原理为

A. 析氢腐蚀 B. 吸氧腐蚀 C. 化学腐蚀 D. 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

铜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发生反应为:2Cu+O2+H2O+CO2=Cu2(OH)2CO3,所以反应原理为化学腐蚀,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铜及其化合物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铜长时间在空气中与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发生的反应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Cu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的,反应方程式为2Cu+O2+H2O+CO2=Cu2(OH)2CO3,据此进行解答。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 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1

-1

B. 氢硫酸溶液显酸性的主要原因:H2S ? 2H++S2-

C. 某反应ΔH<0,ΔS>0,则该反应在任意条件下均可自发进行 D. NaHCO3在水溶液中的水解离子方程式:HCO3?+H2O ? CO2↑+OH? 【答案】C 【解析】 【分析】

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 B、多元弱酸分步电离;

C、根据△G=△H-T·△S判断;

D. NaHCO3在水溶液中的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化钠,盐类的水解是微弱的。

【详解】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选项中生成的H2O(g)不是稳定的氧化物,选项A错误;

B.氢硫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存在电离平衡,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2S?H++HS-,

选项B错误;

C、根据△G=△H-T·△S可知,只要△G小于0,反应就是自发的,某反应ΔH<0,ΔS>0,则在任意条件下△G均小于0,选项C正确;

D. NaHCO3在水溶液中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 ? H2CO3+OH,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3.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Al3+、Cu2+、I-、S2O32-

B. 常温下加水稀释时c(H+)/c(OH-)明显增大的溶液:CH3COO-、Ba2+、NO3-、Br- C. 0.1mol/L Fe(NO3)2溶液:[Fe(CN)6]3-、Na+、SO42-、Cl- D. 0.1mol/LNaAlO2溶液:NH4+、K+、HCO3-、SO3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显酸性,S2O3与氢离子反应生成S和二氧化硫,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醋酸根水解溶液显碱性,稀释促进水解,但溶液的碱性降低,酸性增强,常温下加水稀释时c(H)/c(OH)明显增大,且CH3COO、Ba、NO3、Br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C.0.1mol/L Fe(NO3)2溶液中[Fe(CN)6]3-与亚铁离子结合生成铁氰化亚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0.1mol/LNaAlO2溶液中HCO3与偏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根,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离子共存判断

【名师点晴】解离子共存问题要熟悉常见离子的性质,应该知道哪些离子间发生什么反应而不能共存,涉及的反应有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和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还要注意审清题目的隐含信息,如酸碱性、颜色等。该题的易错选项是C和D,注意铁氰化亚铁是一种蓝色沉淀,常用于检验亚铁离子。偏铝酸根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水解反应,反应原理是依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注意区分。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2.3

B. 用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的稀硫酸跟锌粒反应可以加快制取氢气的速率 C. 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D. 将两根碳棒用导线相连接分别插入用盐桥相连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钾溶液中有电流产生。

+

2+

2-?

?

【答案】B 【解析】 【分析】

A.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正整数;

B.加少量硫酸铜溶液,Zn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 C. 酸性和中性溶液遇酚酞均不能使其变色;

D.两根碳棒用导线相连接分别插入用盐桥相连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钾溶液中,无对应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

【详解】A.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只能为整数,无法测定出读数为2.3的溶液的pH,选项A错误;

B、滴加少量CuSO4溶液,置换出Cu,形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加快,选项B正确;

C、由于酸性和中性溶液遇酚酞均不能使其变色,而稀盐酸显酸性、食盐水显中性,所以鉴别时现象相同无法鉴别,选项C错误;

D、两根碳棒用导线相连接分别插入用盐桥相连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钾溶液中,无对应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则没有电流产生,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5.LiFePO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反应为: FePO4+Li

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和锂,含Li+导电固

体为电解质。下列有关LiFePO4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 可加入硫酸溶液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B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B. 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增加

C. 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e+Li=LiFePO4 【答案】D 【解析】

由于金属锂(Li)能与硫酸发生反应,所以不能加入硫酸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A项错误;放电时,属于原电池原理,阳离子(Li+)移向正极,B项错误;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与外接电源是正极连接,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其质量不断减少,C项错误;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D项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