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历史介绍 姓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9:01: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金鉴千秋——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大臣,诗人,任右拾遗,迁左补阙。著有《曲江集》、《千秋鉴录》,并参与《朝英集》编撰。

2.产育人才同入试 径通云路共登辉(此联为新圩产径张氏祠联)

(沙田镇东澳村张运雄、新圩镇张伟平提供《张氏族谱》) 李

按人口比例,李姓是我国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三大姓(李王张)之一。北宋的《百家姓》,李姓排在第4位。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在惠阳县内定居的李姓人数共30076人,排行第3位,主要分布在永湖镇吊沥村,良井镇矮光管理区、时化管理区刘埔村,新圩镇维布村,水口镇新民、万年村。

姓氏来源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有个曾孙名陶,因封地在皋,史称皋陶,是尧帝时专管司法的士师,士师后改称大理,故陶因官命族人为理氏。商纣王时,理征因触怒纣王被赐死,其妻携子理利贞逃入伊国(今河南安阳地区)深山避难,靠几棵李树的果子活命。后来,理利贞在周朝为官,遂将理姓改为李姓,既谐音“理”,又为纪念李树活命之恩。李利贞为李姓始祖。

迁徙足迹

李利贞第十七世李聃(又称老子)居楚国的苦县(今河南鹿邑东部),其子李宗被周穆王封为保驾大将军,迁居山西洪洞县北。第二十五世李昙官拜陇西(今甘肃武威县)太守。至李斯为秦国丞相时,被赵高所害,其第三子李左车逃于楚国北部(今河南东南与淮河以北的地方)。传至李昺为东晋大将,据敦煌、酒泉自称西凉国。北朝北周保定四年(564),李五世孙李炳被北周封为唐国公,其子李渊于隋大业十三年(618)灭隋朝,建国号唐。

唐天祐四年(907)春,朱温篡夺了唐朝,唐朝末代皇帝的幼子被其堂叔秘密接转到福建邵武农村隐居。南宋绍兴五年(1135),第七十八世李贵携妻带子到河南德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部)居住。其后代李奎于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由河南省迁至江西石城,金兵南下时,其孙子李珠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随父(李孟)从江西石城(有说从金陵即南京乌衣巷)迁居福建宁化石壁。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奎的曾孙李火德再迁至福建上杭县官田村胜运里(今上杭县稔田乡)开基。李火德,字丙凤,号闽海,被奉为李氏闽粤太始祖,称为一世。

元初,火德公第三子三郎名朝美,号坤培,因避兵乱迁至广东程乡(今梅县)溪口,其后代再迁南雄珠玑巷并头定居。明朝末年,第七世(李姓始祖第八十三世)李景新从南雄珠玑巷迁到归善县长兴约埔仔围(今惠阳秋长镇维布管理区)开基创业。其子李贵分迁本乡佛岭。另一子分迁东莞青溪鹿兰乡。第十一世李振常的第三子李子钦分迁宝安坪山坑梓金斗沥。

火德公的另一支后裔李义从福建汀州移居清流县(今福建省西部,九龙溪流域)上寨

马。其后人李敏因避金兵之乱,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迁居循州府长乐县(今五华县)紫金山下,后因建县城再迁玉茶塘村。火德公的第七世李高,因打死地方官员,改名李高祥携4个儿子从长乐流落归善县。其第三子改名李梅轩落脚归善县水口约保和社东里都万年村,成为该地始祖。其长子李秀实仍返长乐,他的后代李可成(火德公第十四世)由长乐玉茶横陂墩巷迁到归善县良安约下窝村(今属良井镇矮光管理区)开基创业。其子李潮佩迁居乌坭埔(今属惠阳县永湖镇)。另一子李潮源迁居该乡大元坝村,其孙迁居梁化洋坑角。火德公第十六世李法宾由长乐石陂原乡迁居归善县三栋头鸡仔岭(今属惠城区三栋镇),其孙李茂松迁至吊沥开基(今属惠阳县永湖镇吊沥管理区),另一孙子李胜松则迁居淡水长兴约鸦鹊水围河背(今属惠阳县新圩镇),其曾孙李梓昌迁居良井矮光。

根出地望

陇西郡,战国时秦国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设置,相当于今甘肃省东乡以东至临洮县一带。

祠堂对联

1.陇西世泽 柱下家声(此对是新圩埔仔李民祠堂对联)

注:陇西——指李姓郡望,柱下——指老子李聃,柱下史为御史官职,李聃曾任周朝柱下史。

2.登龙门第 射虎家风(此对为良井镇矮光李姓祠堂对联)

登龙——指李膺,字元礼。汉代颍川郡襄城人。官至司隶校尉,反对宦官专权,太学生称之为“天下楷模李元礼”,被其接待者称之为“登龙门”。

射虎——指李广,陇西成征(今甘肃秦安)人,臂长如猿,家传(李信后代)骑射之术,他任郡大守时凡听说郡中有虎,必亲自射杀,一次见隐在草中的石头误以为是猛虎,举弓射去,箭头没入石中。他与匈奴战斗多次,令匈奴畏服,称其为“飞将军”。

(由水口镇圩镇李文皆、秋长埔仔围李华、良井镇矮江李玉奎、太白圩李继安提供《李氏族谱》) 陈

陈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10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陈姓人口共25284人,全县排第4位。主要分布在澳头、霞涌、淡水、沙田、水口、马安等镇。

姓氏来源

出自妫姓,以国名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分封舜帝的后裔胡公妫满于陈国(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一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公元前479年,楚灭陈。陈厉公之子完逃奔齐国,其子孙遂以陈为氏。

迁徙足迹

汉桓帝时(147—168),陈完的后裔陈实居颍川,官至大丘长史。三国时期,陈实的后裔陈泰事魏,官至尚书。唐末,陈泰的后裔陈壤迁居福建泉州府仙游县。南宋初,陈壤的后裔陈魁迁居汀州府。南宋末,陈魁的后裔陈仲八郎迁居福建宁化县,其子陈辈迁居广东潮州府大埔县(今属梅州)。元代,陈辈之孙陈均成迁居嘉应州长乐县(今五华县)。清乾隆九年(1744),陈均成的后裔陈国陶迁居惠州府归善县碧甲司万年约岩背乡(即今澳头镇岩背村)。今岩背村陈姓子孙即为陈国陶的后裔。

唐仪凤二年(677),胡公妫满的后裔陈元光率唐兵入闽,平定了“蛮獠啸乱”。垂拱二年(686),唐置漳州(明清改府)。陈元光被陈氏后人尊为“开漳圣王”。清顺治三年(1646),陈元光的后裔陈崇明避兵乱,举家从福建漳州府龙溪县金竹乡迁至广东惠州府归善县葛岭乡(今惠城区汝湖镇东江边惠阳啤酒厂对面)定居。陈崇明之长子陈禄全迁居马安水背村。今马安水背村陈氏子孙即为陈禄全的后裔。

西汉初,胡公妫满的后裔陈平居长安(今西安),官至左丞相、右丞相。西汉末,陈平的后裔居山阳郡(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南朝梁末,陈平的后裔陈硕居建康(今南京)。唐德宗贞元年间,陈硕的后裔陈宣隐居江西庐山。北宋末,陈硕的后裔陈魁迁居福建宁化县。南宋末,陈魁的后裔陈任伍迁居饶平湖寮(今属大埔)。明正统年间,陈任伍的后裔陈景旺迁居长乐县(今广东五华)。清康熙年间,陈景旺的后裔陈陟泰迁居广东归善(惠阳)县今沙田镇麻田尾村一带。今沙田镇麻田尾、横坑水、寨字塘、花岭5个村的陈姓人口即为陈陟泰的后裔。

根出地望

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初置。治所阳翟(今河南省禹县)。

祠堂对联

1.颍川世泽 妫汭家声

注:(1)颍川世泽——南朝陈宣帝太建元年(569),追封东汉太丘长史陈实为颍川侯,故陈氏奉陈实为颍川始祖。

(2)妫汭家声——舜为帝之前,居妫汭河(在今山西永济南,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边。

2.颍川世泽 蒲坂家声

注:蒲坂——地名。陈氏先祖舜帝曾恭耕历山,继帝位后建都蒲坂,成就功业。

(由澳头镇岩背村陈官法、马安镇水背村陈景康、惠阳市三联鑫实业公司副经理陈健儿提供《陈氏族谱》)

刘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252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惠阳县境内刘姓人数共24017人,全县排行第5位。主要分布在秋长、横沥、平潭等镇。

姓氏来源

传说上古尧帝的长房孙名式,受封于刘(今河北省唐县),其后裔因以为姓。到夏朝,刘累因有“御龙”之术,被夏朝第十三世王孔甲赐为御龙氏。在商朝时为豕韦氏,在商朝居于唐,到周朝迁居杜,称唐杜氏。春秋时,其后代出任晋国的士师(即大法官)职务,因以士为姓。后出使秦国,恰逢晋国内乱,而士氏因不满国内当政者作为,便留在秦国,以刘为姓,意即“留”下来的意思。

迁徙足迹

据1967年香港刘氏宗亲总会重印的《刘氏总族谱》,将流入广东的刘姓后代,按历史年代分为古代、上代、中代、下代和近代5个世系,每代各有一世祖。春秋战国时,刘姓后裔由秦迁居江宁(今江苏彭城徐州沛县一带)。刘邦建立汉朝,建都陕西长安,封皇子30余人,播迁于长江南北。近代世系的始祖刘开七,号三郎,生于宋朝,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葛藤坳(今福建省西部的宁化县,在九龙溪上游,邻接江西省,其先十九世祖因避黄巢之乱而迁居至此)。传至第四世刘巨源的长子名大万迁住兴宁县罗岗,后分迁到归善县(今惠阳县,下同)小娘排。其次子刘福则从兴宁水罗塘迁至归善县黄沙洞(今属惠阳县矮陂镇)。其第六子刘仲亦迁归善县。

第四世刘巨源兄弟刘巨泉的次子刘法缘迁居程乡(今梅县)畲洞大湖洋合子迳,再迁归善县麻溪(今属惠阳县永湖镇麻溪管理区)。

第四世刘巨源四弟刘巨浪的第四个儿子刘六十六郎迁居长乐(今五华县)水口柯树下林湖双头,转迁龙川县、曲江,再迁归善县龙笏(今惠阳县马安镇新群管理区)。

第四世刘仕八郎(刘巨浪第六子)则徙居长乐(今五华)县潭下下洋渡,转辗东莞黄洞再分至归善县甲木桥,由甲木桥再分仓下徐洞、广宁坡竹坑、油塘观音坳、水口仔、鸡仔岭。

第四世刘登科(巨波公长子)官授湖南常德府武陵县令。住江西瑞金县塘背,分迁至归善县学背,其弟(巨波公第三子)登国,官授四川重庆府尹,徙居赣州府赣县梅林,分支南安府南康县,又分迁归善县青边(今属水口镇新民管理区)。

第四世刘君琳(巨涟公之长子)徙兴宁盐米沙石子头仙人寨,再迁归善县横塘。其四弟君清,字议十郎(巨涟公之第四子),徙兴宁船江天子印,分居归善县的梁化(今属惠东县)、下涌、盐灶背(今属霞涌镇)。其六弟(巨涟公第六子)徙兴宁松林子蓝田到镇平(蕉岭县),再迁归善县崖仔山下陂仔。其八弟(巨涟公之第八子),迁兴宁柏树下中堡南相天子印下,经永安(今紫金)县龙湾、经河源再到归善县。

根出地望

彭城郡,西汉地节元年(公元前69)将原来的楚国改为彭城郡,治所在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辖境约在今山东省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及安徽省濉溪县东部交界处)。

祠堂对联

彭城世泽 禄阁家声

注:彭城——指的是汉高祖世居彭城,是刘氏显贵之地。禄阁指的是刘向,字子政,汉代著名文学家,官至光禄大夫。汉成帝时,校书于天禄阁(汉官中藏书的阁名)。

(由秋长镇刘汉康提供《刘氏族谱》) 杨

杨姓在北宋《百家姓》里排第16姓,按人口比例,杨姓已成为我国第六大姓。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杨姓人数共30119人,在县内也排在第6位。主要分布在良井镇霞角、围龙、桥背、二联、前峰管理区,沥林镇英岗管理区,潼湖镇赤岗管理区。

姓氏来源

周成王继位为君时,封其弟叔虞于原属祁姓的唐(今陕西翼城西),人称唐叔虞。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62)唐叔虞的次子名杼被封于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赐杨侯,建立杨国。杨杼为杨姓始祖。

迁徙足迹

战国时期,周威烈王六年(公元前420),杨国被强晋所灭,杨侯第二十三世裔杨文宝逃脱,至周安王元年(公元前401)敕命为上大夫,安王五年(公元前397)受封于祖先的旧地杨。周慎靓王元年(公元前320),第二十五世杨道斐因功被封为将军,移居任所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西)。第三十五世杨震,汉代宏农华阴人,累官至太尉。第五十五世杨宁移居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省灵宝县东北故函谷关城),第五十八世杨承休因出使吴越,恰逢战乱归不得而居住在浙江钱塘县。第六十二世杨辂任虞部侍郎(隋朝尚书省工部虞部司长官,正六品)吉安刺史,随任居住于吉安府庐陵县(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县衙背。其第五子杨云岫,历官都御史,出任潮阳太守。明末清初年间,第八十八世杨法遵先由长乐县迁居百祖岗,后又到归善县良井约上洋围开基创业。到良井后的杨氏后代散落该乡的墩子头、赤沙岗、白花、贻福洋、牛栏窝、桥背等地,有的移居鹤山县、高明县等处。

根出地望

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3)设置。治所在弘农县(今属河南灵宝县东北故函谷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