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测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4:56: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

2.如图1所示,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的笛孔,这主要是用来改变声音的( )

图1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速度

3.《宿迁文明二十条》中第七条是“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4.有的人能将别人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主要是能模仿别人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响度和音调

5.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作出反应。如图2所示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是( )

图2

A.狗 B.猫 C.蝙蝠 D.海豚

6.下列事例能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是( ) A.军方研制了一种声波枪,杀人于无形之中 B.在食品厂里人们常用超声波给牛奶消毒 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 D.用手拍打西瓜,通过声音来辨别西瓜的好坏

7.在医院、学校和其他有关部门附近,有如图3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图3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8.古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古代,人们常用撞钟报时,人们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音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有“暂留”的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9.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太空中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甲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乙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 C.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丁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11.如图5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2.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的纸屑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而产生的;鼓面的___________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13.如图6所示是小明所做的一个听声实验:他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___传入他的耳朵;接着,小明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敲打衣架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固体传声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