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科学八年级期末复习提纲解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9:41: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

一、水的存在与组成

1、水的循环(★本节重点)

⑴水循环的过程(能够看图进行描述) ⑵水循环的途径:

发生在海洋-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水陆间水循环(大循环) 发生在海洋-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海上内循环(小循环) 发生在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陆上内循环(小循环) 2、水的电解实验:

①装置(认识) ②现象: 在两个玻璃管中都产生了气泡,并且负极(阴极)一管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阳极)一管的两倍,V负:V正= 2:1

③气体的鉴定:电源正极的一端→产生氧气,鉴定方法: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电源负极的一端→产生氢气,鉴定方法: 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二、密度

1、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 ρ 。 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ρ=m/v 3、单位:克/厘米3,千克/米

3

;1克/厘米3= 1000千克/米3 (或=

103千克/米3 )

*密度单位的物理意义:如: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

4、对于同一种物质而言,它的密度和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为什么?)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 5、密度的计算与应用

应用一:物质的鉴定与鉴别(利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特性 。) 应用二:证明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

6、不规则形状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实验) ⑴固体质量的测量:天平

⑵固体体积的测量:尺子测量(规则几何体),用量筒通过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

⑶液体质量的测量――天平 ⑷液体体积的测量――量筒

三、压强 ㈠压力

1、概念:物体之间由于互相挤压而产生的力。 2、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⑴意义不同(即它们的定义) ⑵力的作用方向不同:

压力――垂直于接触面 重力――竖直向下

⑶力的作用点不同(重力在物体的重心,而压力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3、压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实验)

探究活动――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⑴可能与与所受的压力大小有关; ⑵可能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设计实验:针对第⑴种假设,可以在同样的受力面积下施与不同的压力; 针对第⑵种假设,可以在同样的压力下提供不同的受力面积。

获得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成 正比,与受力面积成 反比)

㈡压强

1、概念:单位受力面积上所受压力 的大小,表示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公式:P=F/S

3、单位:帕斯卡(帕)Pa 1帕=1牛/米2 4、压强知识的应用

⑴生活应用(能够对生活中有关的现象加以解释) 增大压强的办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办法――增大受力面

积、减小压力 ⑵计算

5、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⑴液体内部都存在压强;

⑵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⑶同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大小相等;

⑷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式 P=ρg h)

四、浮力

1、浮力的存在: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一切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产生

的浮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4、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重法(弹簧秤测出物体在空气和浸在液体中的读数差) 6、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

重力。

F浮=G排=ρ液gV排 (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的关系,了解探究过程)

7、物体的沉浮 ⑴受力分析法: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一般受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物体在液体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决定于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当F浮>G 物体_上浮_;②当F浮=G 物体_悬浮\\漂浮_;③当F浮<G 物体_下沉_。

⑵密度判断法:

①ρ液_>_ρ物,物体上浮;②ρ液_=_ρ物,物体悬浮;③ρ液_<_ρ物,物体下沉; 注:(要注意物体在水中的各种状态:浸没、浸入、漂浮、悬浮、下沉)

8、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 ⑴密度计和船的原理和应用:

密度计和船都是__联通器_状态下工作;船在密度较小的液体中,吃水较__多__,反之则较_少_;

密度计的刻度为上_____下_____,密度计又分_______和_______两种; ⑵潜艇的浮沉原理:通过改变__重力___来实现浮沉; ⑶气球和飞艇利用_空气__的浮力来工作,通常充入密度较空气_密度小_的气体;

归纳浮力的计算公式:六、溶液 溶质

溶液 溶剂

1、物质分散在水中 悬浊液: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

浊液 乳浊液: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

物质。

按浓度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溶液分类 浓溶液_不一定_是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稀溶液_不一定_是不饱和溶液

按是否饱和分 (填“一定”或“不一定”或“一定

不”)

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反应物

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4、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的因素:

内因:由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决定; __温度__ 固体 气体(外因)

外因:与_温度_等外界因素有关; ___压强__ 硝酸钾、蔗糖、硫酸铜等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加大__。 5、 食盐、氯化钾等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___变化不大_。

气体、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减小__。 6、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总结: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七、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从溶液中析出的固体称为__晶体_,它具有___规则__、____几何外形__等特性;

2、结晶的方法:___蒸发结晶___,适用于___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___;

____降温结晶___,适用于____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