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5:46: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数学建模大赛心得体验
陈嘉豪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知识情况。我是信息学院信息工程专业的,在建模比赛中主要负责编程绘图,论文排版,适当的时候也会进行模型建立的分析与公式推导。
获得奖项有:
2014年美国数学建模大赛H奖
2014“高教社”杯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
进入大学之初,我并没有什么伟大的抱负或者雄心壮志,和众多大学生一样,都在享受着大学带给我们的新奇和自由。在大一的时候我也并没有给自己设立什么竞赛奖项的目标或者其它说起来觉得十分玄乎的东西。和大部分学生的想法一样:安安分分地学习好专业知识,尽量考一个能让自己满意的成绩是我们最近也是最现实的目标。也因此,在大一的时候,我的专业课排名属于上游水平,也自然拿了奖学金,认识了一些在学院里十分优秀的同学。
但有时候事情总是有因果联系,我能够参加数模竞赛,多半源于与我的第一任队员的相遇。 大一时,其实已经有许多大学生竞赛,比如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之类的,很多实力很强的同学都在竞赛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当然,我并没有参加,首先对于我而言,个人能力在数理方面并不是很突出;其次,我更适合在团队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作用。也因此,在大二的时候,我开始考虑是否要参加数模竞赛。但有两个很大的障碍:一、学校承认的校队队员基本上都是大三的学长,大二一般无法代表学校参赛(学校会有选拔制度);二、自己身边的同学当时了解数模的都很少,也就很难找到适合自己或者有共同想法的队友来组队。我相信这也是现在许多大一大二同学所面临的困难。有的同学想要抱大腿,找大神组队,其实这是一种很天真的想法。因为一般现实情况就是,真正的大神反而已经在一起组队了,而那些想要抱大腿的同学则最后待在了一起,竞赛结果可想而知。
而对于我而言,学校理学院的两名同学通过我们学院同学的推荐找到了我,想和我组队参加2014年的美国数学建模大赛(当时我们都大二,无法正式代表学校参赛,便自行通过校外的比赛机构报名参加,美赛可以由学校代表和个人代表两种方式参与比赛,这是与国赛不同的一点)。因为当时他们想找一个会使用matlab的大二学生来组队,同时英语和其他方面也能够独当一面。很幸运,我们专业应该是在学校接触matlab最早的专业,虽然学的也只是皮毛,但接到邀请之时,我很欣然地答应了。这便是我开始接触数学建模,参与数学建模比赛的经历。
最后我们小组经过四天四夜的熬战,最终获得了美国数学建模大赛H奖(二等奖)的成绩。这对于我们几个初次参加数模大赛的来说,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肯定。
而在之后的国赛中,队员出现了一些变动,但并不影响我们的整体发挥。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获得了全国数学大赛一等奖的成绩。
以上是我参加数模至今的一些体验和经历。下面分几个方面讲一下有关数模竞赛的个人想法。
一、找到自己的定位
很多不是数学专业的同学都会困扰自己在团队中,或者说是比赛中能起到什么作用。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就组队报名,是比较不明智的。因为你很有可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还耽误了队员的比赛。其实,在我看来,数学建模的团队中,主要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建模,编程,写作。建模是骨架,是三个人都要参与进去的环节,你可以不擅长建模,但你一定要懂队友的建模思想和方法。编程是整个实现过程的血肉,如果这一步做得好,那就是有血有肉,否则就是行尸走肉。建模思想再好,无法实现都是纸上谈兵。这一过程需要两名同学在这一块工作,当然有能够独当一面的也可以。写作是衣服,不要小瞧论文写作,尽管专家评审能够了解你的想法,但如果写得让人难以理解,就好比穿得很破烂,效果会很糟糕。这也需要两名同学进行。
综上,可以说,如果要参加数模,你至少要掌握这三项中的两个,才可以找到强力的队友去参加竞赛。而数学建模的知识,都要尽可能多的去了解,因为这是贯穿所有步骤的主线。你不懂队友的模型,你就可能编不出程序,论文可能也写得牛头不对马嘴。但不用担心自己在这一方面不是专家,因为比赛是开放性的,不懂可以查阅资料,但资料一定要看懂,这就是你的职责所在。
就拿我来说,matlab是个很强大的软件,没有人能够真正掌握它的所有功能,但是你一定要会基础操作,能够读懂网上的源代码并且改变成自己需要的东西,这就是编程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在这次国赛中,我就是通过查找基本代码,实现了折叠桌的动态实现过程。
在编程方面,不仅仅只有matlab这一款软件。对于商学院的同学来说,统计分析是强项,那么SPSS肯定是你们得心应手的工具,在做相关题目时便可使用;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同学,C/C++和lingo以及其他编程语言都是你们用来实现建模的利器。其他还有形如mathmatics的软件,都可以去了解,去掌握,这样在比赛时,你就有多种选择,不会出现
吊死一棵树上的情况。 二、要精,而非多
数学建模比赛很多,国内就有很多出了国赛以外的地区性和网络性比赛。有很多队伍会乐此不疲地不停参加。而我的建议是,要保存好实力去参加少但是题目好,规模大的比赛,这样才能有所进步。因为毕竟数模比赛一次,要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更何况大家还有自己的课要上,不可能顾得过来。因此,比赛不在于多,而在于你平时积累掌握了多少。参加一次没有名气的网络赛,不如用这几天多看看历届试题和优秀论文,我相信这样的收益会更大。我至今也就只参加了美赛和国赛。 三、专注的三天三夜
不管是国赛还是美赛,都要把比赛时间最大化的利用。最好的方法就是设置每一个环节的节点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比赛,取得成绩。
我们在美赛和国赛的时间段都是将每天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大时间节点。题目一般于8:00公布,那么第一天上午,我们就要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根据选题查找尽可能多的文献、论文、资料。第一天下午,就要根据题目和文献,开始建立初步模型,这是三个人一起讨论的,不能偷懒。到第一天晚上,编程的可以开始进行初步模型的实现方式,而其他队员则要整理一天的思路,写出一部分论文内容(草稿)。之后的第二天、第三天都得如此安排进行,这样效率会提升很多。上午时间较短,一般用来讨论,下午到傍晚甚至晚上八九点,这一段时间都应该用来算法编程实现,之后就是论文写作和整理。很多队伍没有这样的意识和时间规划,第一天还在吃吃喝喝聊聊天,等到了第二天下午,开始急了,那时候,其实已经来不及了。
时刻做好最后一晚的心理准备(就是通宵不睡),但前两天要保持好体力,睡眠时间可以在5~6小时左右。男生少睡,女生多睡,尤其是要写作的同学,因为最后一晚的工作基本都在排版和论文内容方面,不会再去修改模型或者方法。当初我们参加美赛的最后一天,是24小时未睡,直到提交了论文,大家才倒头就睡。 四、团队永远第一
无论你个人能力多么厉害,记住,你永远是团队中的一员,不要太过强势。队伍的领导人应该是集思广益,然后做出最终决策和任务安排,而不是一个人蒙头苦干或者不听别人意见的人。而对于普通队员,则要 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供思路。如果自己的环节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告知,队员都会来帮你,而不是嘲笑责怪你。相反,自己一个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