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得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8:27: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搏,终于以42∶40胜了他们。 ——比赛结束了,我们欢腾跳跃,庆祝胜利。‘冲冲冲’队这次失败可能是他们太大意,他们以为是六年级冠军,就不把我们五年级小弟弟放在眼里。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这次比赛虽然胜利了,但要吸取更大教训,争取更大进步。”

【赏析】球赛,球赛,主要写赛球。赛前的准备是为突出球赛的紧张和激烈作铺垫。在此基础上,应对比赛作更详细、更精彩的描绘。但本文赛前写得那么繁琐,比赛本身,除第一只球稍作描写外,其他都一笔带过。这就好像一部电影,背景放映了很长时间,主要人物出场却一晃就过去了,谁爱看呢?另外,结尾一段议论,噜噜苏苏,完全不得要领,根本可以不要。

范文对照

《我的一家》:

?我家就住在小巷深处的那个狭窄的小阁楼上。妈妈是小学教师。每天一清早,我们还都呼噜着,她已起床。煤饼炉弄旺了,泡饭煮开了,水壶啵啵地喷着热气,她才推醒我:‘平平,六点一刻了,起来,把英文单词背一背。’我一骨碌就翻身坐起,不待穿好衣,就猛拍一下还蒙着头睡的爸爸:‘懒爸爸,起来,太阳晒屁股了!’爸爸还在酣睡,他是个工人。今年四十五岁了,在读夜大学,天天不过十一点不睡。爸爸没叫醒,奶奶却‘吭吭’咳起来。她要我端茶,妈妈却抢先送上了一杯参汤。

?梳洗完了,我背靠窗口,拉上面前的布帘,开始低声背诵英文单词,‘factory,f-e-c-t-o-r-y…’这个布帘是妈妈的杰作。不过,它只能遮断视线,却隔不断声音。‘错了,f-a-c-t-o-r-y,’爸爸纠正我。‘对,对,我这个黄鱼脑袋!f-a-c…’外面响起爸妈的对话,妈替爸爸买到了《科技英语》,开玩笑向爸爸要书钱。爸爸急了,认真地放大喉咙,说:‘不是连奖金都给你了吗?’

?‘countryside,c-o-u-n-t-r-y-s-i-d-e…’我起劲地背诵着,帘后的全是伴音,这一个帘子成了隔开两个舞台的帷幕。

?外面小桌上响起了碗筷声。‘平平,六点四十八分,快吃饭吧!’妈妈准时准分地报着钟点。我拉开布帘,小屋里弥漫着泡饭的腾腾蒸汽。四个碗中是雪白的大米泡饭,桌中间一朵花似地放着四个小圆碟,一碟甜酱瓜、一碟玫瑰乳腐,

一碟油氽花生、一碟福建肉松。

? 碗筷叮当,扫过一遍似地,空了碗,空了碟……?当当……,七点正,留下奶奶,妈妈、爸爸和我各自出发。妈妈夹着两大叠本子刚跑出几步又掉转头来说:‘平平,晚上回来好好温习一下语文,明天要测验了。今晚,我要家访,晚回来。’

?何必吩咐呢?有这样一个好妈妈,有这样一个幸福的家,我应该是懂事的。? 【评】上面一文,重点刻画“妈妈”,妈妈的勤勉、妈妈对我的督促,妈妈知识的支持,妈妈对奶奶的体贴,通过其他人物的陪衬,细致入微地予以描写,用的是繁笔、浓笔、工笔。其他人只抓住其主要特点,粗粗勾勒,用的是简笔、淡笔和写意笔法。文中除反映“妈妈”上述优点外,对她的工作也有反映,但因为本文主要写家中情景,所以写工作只是用“夹着两大叠本子”、“夜晚要家访”这两个简单细节稍作交代,是略写。

《记一次参观活动》:

?元宵那天,老师带我们游豫园。豫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假山。[开门见山,点明详写的对象。]进了大门后,穿过三穗堂,来到仰山堂。[大门、三穗堂等不是本文要写的重点景物,只用‘进入’、‘穿过’一笔带过,干净利落。]堂中迎面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此地有崇山峻岭’几个秀气的大字。这样小巧的园林中哪有崇山峻岭?我狐疑着跨前几步。哟,眼前豁然一亮。

只见仰山堂前有一个水榭,榭边是一泓寒碧的池水。池水的这一侧呈翠绿色,池的中央扎着几盏荷花灯,绿叶田田,随风摇曳着。再往前,水色变成了墨绿色,因为倒映着黑糊糊的大半壁山的影。再抬头看时,只见一座颇有气势的大假山矗立在池边。?[写水是为了映衬大假山,引出大假山。并不是闲笔。但比起主体大假山来,它还是略写部分。]

?大假山由黄石垒成。只见它险峻高危,截断整个园,插上半边天,真像千里大平原上突地拔起的一座‘崇山峻岭’。[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景物才能‘详’,而且详得漂亮。以上第一层写大假山给人总的印象。]山前一小块平地上扎着一个大黑牛灯。它昂首甩尾,好像山里人家放牧着似的,给大假山又添了几分生气。

?转过大黑牛,就是盘曲而上的山道了。它高高下下,迂回缭绕,就像螺旋一样。下面的人能听得见上面人的脚步声,但要走到那里,不知要转多少弯。[写

山道盘曲]一路上,山径险峻,有时笔直而上,有时陡直而下,有时狭窄只容单身,有时石断路绝,脚下是黑乎乎的深谷。[写山道险要]我正转得气喘喘,迎面又来一座峭壁,壁上倒悬着几株松柏,曲干弯枝,郁郁苍苍,又古朴,又精神。听说天雨时,这里会有水帘似的飞瀑,狂冲直泻,一直倾泻到山脚那一泓绿水中,溅起珍珠般的水花。我望着峭壁,出了神,耳中仿佛响起了飞瀑的隆隆声。再往峭壁的顶端看,那里露出了一座朱栏青瓦、飞檐重重的水亭。[峭壁、松柏、飞瀑、山亭,又添了四个景物。]我七折八弯,好容易到了亭中,只见悬着‘望江亭’一块匾额。抬头远望,却不见江的一点影子。远处是一片鳞次栉比的瓦屋顶,再近些,全园的楼台亭阁、奇石珍木尽收眼底,就像一组玲珑精致的建筑模型,美丽极了。旁边一位老伯伯介绍说,建园初,周围一片平野,登亭远眺,可以看到黄浦江。所以称‘望江亭’。现在周围有了许多高楼,早把视线隔断了。[以上部分从俯视的角度写景。]

?这时一阵风吹来,凉丝丝的,我正爬得浑身燥热,不由得感到一阵凉快。望着从山下接踵而来的游客,我从心底里爆出一句话:来吧,大家都来吧,我们祖国古老美丽的园林真值得一游啊!?[以简洁的几句心理描述结尾,既省笔墨,又深化了主题。] 《记一次球赛》:

?——叫子声响了,我们班‘小火车头’队和七年级冠军队?冲冲冲?队篮球比赛开始了。

哨声未停,拉拉队长张茜就扯开她的大嗓门喊起了‘加油!’我这个‘百事管’一手夹住大块头的外套,一手拎着条湿漉漉的毛巾,一激动,把毛巾捏出了一把水。[直接写比赛开始的情景,先对场外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作简略的描写。目的是烘托比赛的气氛,另外补充交代了场前的准备工作,用笔经济,也颇能传神。]球被我队大块头抓住了,他一个长传——真帅!那个球简直如一条白光,直落1号孙长胜的手中。孙长胜偷一个空子,直切篮下,他躲过对方队员的阻挠,一个侧抛,‘嚓!’球稳笃笃地进了网。哗——,场外一片轰动,轰动声中夹着张茜的最强音![第一个球是球赛的起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双管齐下,场面总的情景描写和场中个别人物的分写相结合,写得笔墨淋漓、细腻动人。]但‘冲冲冲’队到底是七年级冠军队,他们马上增强了防守,把我们

的神投手孙长胜盯得团团转。继而他们发起了猛攻。他们的5号队员个子矮小,却像一条行水蛟龙,拦到球,几个穿梭,转眼间已到篮下。再猛一弹跳、人成鱼跃式,球像有眼有翅似地往网里钻。

二平、二比四、四平……上半场打得难分难解,以24∶25结局,‘冲冲冲’队领先一分。[这里用较多笔墨着力渲染了两军对阵、势均力敌的激烈气氛。战胜强大的对手,才显得自己队的本领不凡。因此,花相当的笔墨去刻画对手,这是合理的。] ?下半场一开始,‘冲冲冲’队就发起了凌厉的攻势。他们配合默契,打法灵活,连连进球。我们队有些沉不住气,失误屡屡发生。到最后十分钟,比分牌上竟出现了3o∶38的记录。[上半场到下半场的中间过程,用简略的几句话带过,但言简意明,球赛的整个发展脉络清清楚楚。]我们队要求暂停,经商量调上新手马飞和张超人。马飞投球不行,可盯起人来另有一功;张超人跑得不快,篮下命中率却惊人的高。开球后,‘冲冲冲?队5号选手很快又接到一球,他刚想切入,却不料横里杀出了马飞。他死死紧缠,5号被逼得步步后退。心一慌球被马飞夺去。马飞一下子就把球抛到张超人手中。‘冲冲冲’队几个队员涌上去阻拦,张超人被团团围住。他左冲右突,一不小心,扳了一下,眼看要跌倒,但说时迟,那时快,他一个偏球险投,‘嚓!’不偏不倚,正巧命中。张茜高兴得跳上跳下,把我的脚都踩痛了。[胜败转折关头,用浓重的笔墨把两个新上场的人物特点写得栩栩如生。]

?32∶38、34∶40、36∶40…… ——叫子声响了。42∶40!‘胜利了,胜利了!’干杯,干杯!张茜领着拉拉队员送上一杯杯温开水。我只顾盯着记分牌,竟忘了给我班的英雄们送毛巾。?[最后如何一步步取胜,都没展开描写,因为胜败关键已写足,最后胜利势在必然,不言自明,所以不必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