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抓实抓好非公领域党建工作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2:44: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抓实抓好非公领域党建工作

非公有制企业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非公领域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辽宁省锦州市委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紧紧盯住“抓不牢、抓不实、抓不好”这3个制约非公领域党建工作的重要因素,以有效举措、务实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坚持深入抓、抓深入,切实解决“抓不牢”的问题

针对以往对非公领域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管理缺位等问题,市委坚持深入抓、抓深入,有效破解了抓不牢的难题。一是以“非公党建年”为牵引,凝聚党建合力。市委将2017年确定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年”,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30名市直单位一把手任组员的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意见,建立了领导包保、定期调度、情况通报、督导指导、考核奖惩等制度,大力实施“红色阵地引领工程”,坚持凝聚合力、集中发力、持续用力,在全市形成了重视、支持、抓实非公领域党建工作的鲜明导向和良好态势。二是以“一体四面”为支撑,优化工作新

格局。成立了市民政局社会组织党委、市工商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市教育局民办教育党委和市卫计委民办医疗机构党委,明确工作职能,细化职责任务,配备专职人员,构建了以市县两级非公领域党建机构为主体、以四个领域党委为依托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解决了“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三是以“多元化投入”为依托,提高经费支持度。市委始终坚持“再紧也要抓党建、再难也要强党建”,持续加大对非公领域党建的经费投入。出台了相关制度并加以落实,着力解决非公领域党组织开展活动缺经费、少场所等困难。

二、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切实解决“抓不实”的问题

我们在实践中感到,非公领域党建工作之所以存在无处着力、抓得不实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触角不长、底数不清、出资人重视不够。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做到3点:一是延伸工作触角,把根须深扎下去。市县两级全部成立非公党工委,7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全部成立专门工作机构,119个乡镇(街道)和园区全部成立综合党委进行兜底管理,35个党建工作指导站全部履行非公领域党建工作职能,使基层党组织接长了手臂、延伸了触角、激活了神经末梢,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地域、全领

域、全要素、全时段、全功能有效覆盖。二是采取得力措施,把底数真正搞实。“非公领域党建年”任务一确定,市委便狠抓落实。全市上下5个层次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高度重视,投入力量,合力攻坚,摸底排查,编制专门软件,分类建立台账,形成了规范统一、高效智能的党建工作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以单独组建为重点,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规范一个,确保应建尽建、能建快建、建就建好。全市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73.3%、72.4%。三是营造浓厚氛围,把动力激发出来。市委主要领导3次集中全市非公领域人士,面对面讲党课;深入非公有制企业调研,每次都把党建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市县乡各级领导干部在“一联五建”“一走访三推动”过程中,把包企业党建工作、包企业建党组织作为包扶的重要内容。市委还把企业家是否支持重视党建工作作为推荐“两代表一委员”、评先评优的前置条件,实行“一票否决”。

三、坚持创新抓、抓创新,切实解决“抓不好”的问题

市委紧紧抓住制约非公领域党建的“瓶颈”和“短板”,创新方式方法,坚持综合施策。一是选育并举建队伍。探索实施了内选留任、外聘选任、回请致富带头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