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8:46: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学大纲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学科性质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认知特点及其教育规律,又是一门偏重于教学法的,以培养高师学前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的学科。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运用性。 二、本大纲编写的特点

(一)理论性。本大纲吸收现代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最新研究成果,并借鉴国内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实践的理论。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二)注重从高师教育的角度确立体系,将幼儿数概念形成与认知规律与学前数学教育任务、内容、方法紧密结合,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三)突出强调学前数学教育在发展幼儿思维和初步数学能力训练的作用。

(四)针对性。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该大纲力求运用认知发展理论组织选择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选用大量的教学案例、形象和构图等,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所突破。以适应学前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要求。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必须使学生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懂得并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基本教育原理。

2、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概念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点,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好地理论素养。

3、创造条件学习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组织和实施数学教育活动的能力,自觉地把知识、理论转化为能力。 四、教学重点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任务、途径和基本方法。 2、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规律及年龄特点。 3、学前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培养。 五、教学方法建议

1、根据该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可采用研究,讲授,训练三结合教学模式,在重视理论知识教学,保证大专教育水平的同时,加强教育能力训练。二者在教学时间分配上约为5:3。 2、为提高能力训练效果,宜组织见习,模拟教学,微格教学等手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设计和组织数学活动[实践能力。

3、考核形式:教育能力考核、知识理论考试结合。

4、在知识点上,要贯彻新“幼儿园教育纲要”精神,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六、主要参考书目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北师大版 林嘉绥、李丹玲着;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华东师大版 金浩主编;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国家教委; 4、《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丛书》南京师大版。 七、教学时间:56课时。总学时56课时

章 次 课 题 名 称 课时量 第一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用任务 3 第二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2 第三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4 第四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记录、记录 3 第五章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与教育 5 第六章 学前儿童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发展与教育 5 第七章 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5 第八章 学前儿童量的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5 第九章 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5 第十章 学前儿童对空间方位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3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对时间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3 组织数学活动能力集中训练 8 复习、机动 5

第一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及任务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懂得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学前儿童的生活中以及在入学准备教育的重要意义。

2、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一、数学是儿童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素养之一。

二、向学前儿童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和认识客观事物的需要。 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他们后继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四、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对幼儿进行数学的启蒙教育,在学习初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中发展幼儿的思维,为入学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

一、让学前儿童获得一些简单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

(一)幼儿学习的简单数学初步知识内容包括:感知集合及元素;认识10以内数和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到10以内加减法;初浅的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初步认识常见的量,以及空间方位和时间方面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初步技能主要有:对应、计数、简单的加减、自然测量等。 (三)幼儿学习的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 与小学数学有很大区别。 (四)幼儿接受简单的数学知识的可能性。 二、发展学前儿童思维能力

(一)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充分依靠幼儿的形象思维,促进幼儿思维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 (三)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培养学前儿童对数学兴趣和发现数学天赋,为此:

(一)选择适合幼儿水平的学习内容。

(二)有能引起幼儿积极思维活动的活动形式和数学方法。 (三)提供丰富多样的直观材料,玩具和数学形式的新颖性。

(四)面向全体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五)创设数学教育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以上几方面的任务、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和渗透,而且在同一教育活动过程中实现。) 思考与练习(略)

第二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学会选择组织有目的性和科学性的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

2、全面掌握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体系,分析并把握各年龄班教育内容相互间逻辑联系。 3、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的关于数量关系的知识。 第一节 选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依据

(幼儿数学教育内容是实现我幼儿数学教育任务的媒介和重要保证,也是教师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依据。)

一、符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任务的要求 二、遵循数学知识本身的科学性、系统性 三、符合学前儿童数学要领认知发民遥规律和特点 四、符合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为为入学作准备的需要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的项目及范围 (一)感知集合 (二)10以内的数 (三)10以内的加减法 (四)简单的几休整形体知识 (五)量的初步知识 (六)自然测量 (七)时间的初步知识 二、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 (一)小班:

(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量的知识、几何图形、空间方法、时间。) (二)中班:

(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量的知识、几何图形、空间方位、时间。) (三)大班

(感知集合、10以内的数、10以内的加减、量的知识、几何形体、空间方位、时间。) 第三节 数量关系与幼儿思维发展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包含的主要数量关系 (一)小班

1和许多关系 对应关系 大小、多少关系。 (二)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