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专题五 地球运动规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7:10: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错误;悉尼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正值多雨季节,B选项错误;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C选项正确;此时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甲地纬度低于乙地,故甲地昼长短于乙地,甲地日出时刻晚于乙地,D选项错误。

答案 C

10.图示时刻( ) A.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 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及昼夜长短、日期换算、季节判断等,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上题可知,南半球出现极昼现象,故MN为晨线,该线西侧为夜半球,东侧为昼半球。东经10°各地有一部分位于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故A选项错误;澳大利亚与巴西被国际日界线隔开,且计算可知零时经线不与180°经线重合,两地不在同一日,B选项正确;全球不论何时属于夜的范围和属于昼的范围相等,C选项错误;图示时刻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D选项错误。

答案 B

(2013·潍坊市一模)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回答11~12题。

第6页 共13页

11.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 A.0° C.10°S

B.10°N D.23°26′N

解析 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且两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波谷不对称,纬度位置应位于0~23°26′。较小波谷值出现时为太阳直射23°26′N的6月22日,故位于0°~23°26′N。

答案 B

12.在AB区间内( ) 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 B.地球的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解析 在AB区间内太阳直射点从23°26′N南移至该地,北半球一直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时,时间靠近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答案 A

13.下图示意a、b、c三个月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若a、b、c依次表示5、6、7三月,则甲、乙、丙、丁

第7页 共13页

四地按照纬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 )

A.甲、乙、丙、丁 C.丙、丁、甲、乙

B.丙、甲、丁、乙 D.丙、甲、乙、丁

解析 5、6、7三月甲地太阳高度增大到90°后即持续减少,应为北回归线;乙地太阳高度增大到80°(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后即减少,应为33°26′N;丙、丁太阳高度减小到最小后再增加,说明其位于直射点以南,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得两地纬度分别是3°26′N、10°S。

答案 C

(2013·阜阳市红旗中学月考二)下面太阳光照示意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虚线圆圈表示极圈,晨昏线此刻正好与该虚线圆圈相切,相邻经线间经度差相同。据此回答14~15题。

第8页 共13页

14.对于①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一天昼长24小时 B.此刻地方时为正午12时 C.太阳即将在1小时后升起 D.经度为150°E

解析 ①点位于晨昏线和极夜边缘线切点上,和直射点位于同一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时。根据图示提供的60°E和90°经线注记,推测90°为西经,则①点经度为30°W。

答案 B

15.若虚线圆圈为70°,其他条件不变,则( ) A.北半球夏半年时间增长 B.长江汛期缩短

C.香港(22.9°N~22.37°N)将属于温带范围

D.南半球的寒带范围扩大,北半球的热带范围缩小

解析 若虚线圆圈为70°,即极圈为70°、回归线为20°,则热带和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四季变化和长江汛期长短主要受地球公转影响。

第9页 共13页

答案 C

(2012·福建)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读图完成16~18题。

16.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解析 本题考查依据晨昏线判断季节,意在考查考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若AM表示昏线,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夜,北半球为冬季,则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故D项正确;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发生在秋季,故A项错误;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是在春季,故B项错误;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此时正值夏季,草原一片翠绿,故C项错误。

答案 D

17.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

A.66°N,110°E

第10页 共13页

B.67°N,11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