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6 0:55: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与开发
作者:余宏
地方文献是指反映一个地方社会和自然各方面信息与知识的各种载体(包括非文字资料)的文献,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情报价值,对促进地方两个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大力加强地方文献的建设与开发工作。 1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和开发概况
我国公共图书馆一向有非常重视地方文献建设的传统,大多数省市图书馆,甚至县级图书馆,都把地方文献作为本馆藏书的重点,采取多途径、多渠道、多层次地进行地方文献搜集工作,努力建立起地方文献藏书保障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文化部1982年颁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图书馆应“搜集、整理、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有关本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料应尽全收集”。与此同时,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政府的宣传部门均发出了关于征集地方文献的通知,明确规定凡本地出版机构和机关、团体编印出版的书刊资料,都应缴送本地图书馆。这就为我国公共图书馆顺利开展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自身努力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湖南图书馆不仅系统地收藏了著名湘军将领曾国藩、左宗棠数千万字的奏稿、批犊、信扎、日记、诗文、湘军史料,还对80年代后出版的志书、年鉴、百科全书尽量搜罗齐全;甘肃省图书馆自1947年以来,竭50年之力,收藏西北地方文献14000多种,使之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西北地区文献研究中心。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收藏广东地方文献资料8.3万种,约30万册,基本形成了以孙中山文献、地方志、族谱为重点的特色的藏书系统。 我国公共图书馆不仅注重地方文献的征集和收藏,还特别注重地方文献的开发工作,如198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共收录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90个公共、科研、大专院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单位所收藏的1949年以前的地方志共8200余种,为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起了很大的作用。几十年来,各地公共图书馆也编制了大量的书目、索引、文摘、题录,编纂出版了资料汇编、文献综述、手册、年鉴、图集、名录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社会普遍的关注。如武汉图书馆编制了《解放前武汉地区期刊目录》、《武汉图书馆馆藏(武汉志)参考资料草目》、《辛亥革命专题参考目录》、《武汉抗日史料目录》等;甘肃省图书馆编印了《西北地方文献索引》、《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丝绸之路文献叙录》等;首都图书馆持续不断地编印出版《北京地方文献报刊资料索引》等;福建省图书馆编印了《馆藏福建省族谱目录》等;沈阳图书馆辑集出版《九一八事变历史图片集》等;湖南图书馆先后编纂出版了《湖南地方志中的少数民族资料》、《湖南青年运动史料选编丛书》、《湖南资料手册》、《当代湖南名人辞典》等等。 地方文献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我国公共图书馆利用地方文献为地方的文化和经济建设、地方志的纂修、地方剧目编定、地方人物资料整理、地方科学史研究、古籍整理、地方史料教育展览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80年代,全国掀起了盛世修志的高潮,大量的修志人员涌入图书馆,使地方文献的利用达到了高潮。如武汉图书馆为《武汉市志》、《武汉史志》、《湖北史志》、《楚剧志》等史志的编撰,为配合中山公园的改造、武汉抗洪抢险史料研究、武汉火灾史料的研究,《百年武汉》的摄制、清季外商在武汉投资研究、《大武汉旧影》、《武汉党史图说》、《武汉五四运动史》等书的编纂,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湖北省图书馆为黄鹤楼的重建、三峡工程建设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甘肃省图书馆为《西北灾荒史》(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提供490多种文献。这样的事例,每个公共图书馆都可以举出很多来。
随着计算机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地方文献工作数据库建设也已经起步,如武汉图书馆的
《馆藏地方文献数据库》、中山图书馆的《广东文献题录数据库》、四川省图书馆的《巴蜀文化数据库》、湖南图书馆的《湖南人物资料数据库》、大连市图书馆的《大连地方企事业名录数据库》、《大连地方产品样本数据库》、辽宁省图书馆的《辽宁近当代作家数据库》、《东北图片数据库》等等,已先后建立并投入使用。 2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加人意的地方。 2.1地方文献收藏的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地方文献品种多、类型多、发行机构多、发行渠道多,尤其是大量地方文献属于非正式出版物,缺乏出版和发行信息,使图书馆难以及时征集,客观上造成了地方文献征集和收藏的残缺不全。
2.2地方文献开发和利用有待深化
我国公共图书馆虽在不同层面上对地方文献进行了开发利用,但大都停留在编制馆藏地方文献书目索引、题录、咨询服务等方面,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地方文献的全文数据库建设仅处于起步阶段,还缺乏长期规划和具体措施;地方文献的咨询服务工作尚处于被动服务,缺乏主动参与服务意识。
2.3地方文献的规范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的收集标准、范围上并没有达成共识,收集重点也不明确。在地方文献保管上,除少数图书馆是设专库集中收藏外,绝大多数馆是分散在各个书库之中;在数据库建设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处于一种无序的、各自为政的状态。2.4地方文献工作的交流和研究有待加强
目前,各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工作的经验交流、信息交流很少,特别是学术交流就更不多见。这种各自为政的状态,对提高地方文献的建设和开发工作的质量是很不利的。 2.5地方文献工作的队伍有待进一步充实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共图书馆现有地方文献工作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某些馆甚至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造成各馆的地方文献收集不力,开发工作也难以提高和深入。 3提高地方文献工作质量的对策 3.1拓宽信息来源、主动出去征集 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非常艰巨的任务。各公共图书馆一定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把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变为一种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呈请政府出台形成“呈缴本”制度的地方性法规,为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提供保障。广东、广西、江西、黑龙江、山西、四川、甘肃、湖南、上海等省、市政府均曾发文给各出版机构和机关、团体,要求他们给省、市图书馆提供呈缴本,他们的经验值得普遍推广。同时,各公共图书馆还应确定地方文献的收藏方针和范围,设置专人,拓宽信息来源,主动与新闻出版单位、修志机构、档案馆等单位以及全市的机关、团体、学校、厂矿企业等广泛联系,主动上门访求,广觅博收,尽最大可能将新出版的地方文献收集齐全。 3.2深入发掘馆藏,充分开发利用
地方文献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方信息资源,如何大力开发利用,服务当代,造福子孙,是各公共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首先我们必须改变被动的服务模式,主动做好需求调研,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其次,拓宽二次文献信息开发的思路,扩大索引的编制范围,甘肃省图书馆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该馆自建国以来编有34个专题书目索引,其中《甘肃省所藏西藏和藏学档案史料目录》、《丝绸之路文献叙录》、《黄河书目索引》颇具参考价值。由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馆牵头,组织17个各类型图书馆参编的《东北地区地方文献目录》是一个创举,具有推广价值。同时,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社会需求,有选择地编辑专题资料、研究综述等等。第三、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建立以专题书目、索引数据库
为重点,再深入到各种专题的全文数据库,并提供自动化网络服务,形成良好的地方文献检索与服务系统。如广东佛山图书馆设计开发的《广东花卉数据库》、辽宁省图书馆建立的《辽宁近当代作家、作品资料数据库》、大连市图书馆的《地方产品样本数据库》就很有特色,值得我们借鉴。
3.3完善地方文献工作人才结构
进行地方文献的建设与开发工作需要图书情报专业与地方文史专业人才的结合,没有双重的人才结构,既不能做好必要的基础工作,更无法做好开发工作。因此,各公共图书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人选进行此项工作,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培养,务求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不断提高地方文献建设和开发工作的水平。 3.4加强交流,完善网络
现代图书馆是一个有机的群体,加强馆际协作协调,发挥整体效益是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关键。地方文献如果能在网上实现资源共享,其影响和效果将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建立健全区域性或全省性地方文献工作协调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地方文献的征集、书目编制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把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整体优势。那末,地方文献的建设和开发工作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黄俊贵 地方文献工作刍议,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1) 2 邹华享 关于地方文献若干问题的思考,图书馆,1998(6) 3 张武耕 地方文献工作五十年之探讨,图书馆论坛,1999(1)
4 柯平 试论我国地方文献事业的几个问题 图书情报知识,1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