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指导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6:50: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是,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料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空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5.6 导管提升

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并挂上升降设备,然后松动导管的接头螺栓或快速接头,同时将起吊导管用的吊钩挂上待拆的导管上端的吊环,待螺栓全部拆除或快速接头拆除后,吊起待拆的导管,徐徐放在地上,然后将料斗重新插入井口的导管内,校正好位置继续灌注。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超过15 min。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并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

5.7 灌注混凝土测深和导管埋深控制 5.7.1 测深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探测水面或泥浆面以下的孔深和所灌注的混凝土高度,以控制沉淀层厚度、埋导管深度和桩顶高度。

测深锤法:目前多采用绳系重锤吊入孔内,使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混凝土表面上,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混凝土灌注深度。完全凭探测者手中所体测锤在接触混凝土顶面以前与接触混凝土顶面以后不同重量的感觉而判别。

测深桩的测锤的重量以重一些为好,为防止测深锤接触混凝土表面后陷入太深,以平底为宜,且底面积不宜太小。一般制成圆锥形,

锤底直径15cm左右,高8~12cm,锤用铁铸成,其重量视所系绳种类、测探深度和泥浆比重等而定,一般为6~9kg。测绳用质轻、拉力强、遇水不伸缩,标有尺度的如尼龙皮尺为宜。

探测时须仔细,将已灌注的混凝土数量校对,防止错误。 5.7.2 导管埋深控制

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宜在2~4m较好。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1m或大于6m。少于1m时,已发生拔导管时拔漏事故,大于6m以上时,易发生埋管拔不出来的事故。拔管前须仔细测探混凝土面深度。用测绳锤探测时,须有2人用2个测锤探测,防止误测。

5.8 混凝土最终灌注高度的确定

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施工图桩顶高程以上应加灌一定高度,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增加的高度可按孔深,成孔方法、清空方法确定,一般不宜小于0.5m,深桩不宜小于1m.

混凝土灌注到接近施工图桩顶高程时,工地值班人员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通知拌合站按需要数拌制,以免造成浪费。

为减少以后凿出桩头的工作量,可在灌注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比重增加。如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使灌注工作继续进行。再拔出最后一节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6、劳动组织

1劳动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2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表6.2 施工人员配备表

负责人 技术主管 专职安全员 工班长 技术、质检及试验人员 机械工、普工 1人 1人 1人 3~5人 3~5人 30~50人 其中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工班长、技术人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7、材料要求

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主要有沙石、水泥、钢筋、导管等。施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 8、设备机具配置

1机具设备 混凝土灌注所需要主要设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名称 吊车 钻机 电焊机 3PNL泵 380W潜水泵 0.9m3空压机 桩架 配电箱 电表箱 切割机 钢板块 钻杆 导管 储料斗 规格 114 273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副 只 只 台 块 台 数量 1 2 6 4 2 2 2 6 1 1 8 1 备注 制笼、下笼 清孔用 灌注 灌注

15 16 钻头 电磁铁 个 1 保径钻 孔内清除异物 2检测设备

表混凝土灌注需要准备的检测设备

序号 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泥浆测试箱 测绳 测井仪 钢卷尺 经纬仪 水准仪 测温计 坍落度检测筒 混凝土含气量检测仪 试模 规格 50m LC-615 150m3 单位 套 m 台 把 台 台 支 套 台 组 数量 1 50 1 2 1 1 2 2 1 2~4 备注 泥浆指标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 质量控制

1混凝土灌注前必须准备充足的砂、石料、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设备必须维修保养、调试运转,并备足够的易损件;集料斗每次灌注混凝土前均应清理干净。

2导管连接时,接头必须清洗干净、涂上黄油,并加上密封圈,对于破损的密封圈进行调换,接头的螺纹要旋转到位,以防止漏水。每次混凝土浇注拆管后应及时清洗导管,以免水泥砂浆附着凝固后下次浇注时造成堵管。

3混凝土到达现场进行坍落度、扩散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进行检查,检测结果满足表9.2.2中的指标要求。

4灌注前对泥浆进行测试,指标满足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黏度控制在17~20s后方可灌注。

5为防止灌注过程中导管拔出混凝土面造成断桩现象出现,导管埋深要求控制在2~4m。

6声测管在灌注过程中,采用内插套管的方法检查是否有漏浆现象,一旦出现不通苗头,即刻疏通,混凝土灌注结束后再进行检查,合格后灌满水,并用木塞封好。

7严格控制进入料斗内混凝土的坍落度。发现混凝土有异常应停止灌注,处理不合格混凝土,同时查明原因后才能继续施工。

8灌注过程中,若发生意外而暂停,应不时地上下缓慢提升导管,以免导管埋置太深造成提升不动或混凝土假凝,从而出现堵管。

9认真检测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导管埋深,并和已灌入的混凝土数量校核,以确定扩孔率或混凝土面上升是否正常。

10混凝土灌注至计算桩顶标高时,采用小漏斗或刚性竿探测混凝土面质量,以确定混凝土标高。 9.2质量检验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主控项目

1 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和水下混凝土的检验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6.2.1~6.2.7条、第6.3.1~6.3.4条、第6.4.1~6.4.3条、第6.4.5条、第6.4.10条、第6.4.13条和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第9.3.4~9.3.5条的规定。

2水下混凝土浇注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