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7:34: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工 商 09-1 班 马 原 期 末 复 习

C精神文明的发展 D政治文明的发展 E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与根本区别。(7分)

42简述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7分)

4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6分) 44简述个人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试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12分)

46试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有关表现,分析下面一段话:“腐朽落后思想及其诱发的社会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毒害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妨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损害社会主义形象,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破除这种腐朽思想,扫除各种丑恶现象,切不可手软,必须长期坚持,抓出成效。”(12分)

47试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12分)

试卷完全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一班一班向前冲,为梦而搏不怕痛!

工 商 09-1 班 马 原 期 末 复 习

1【解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一切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排除A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指的是世界观, 所以排除B。 【答案】 选C

2【解析】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ABC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所以排除。 【答案】 选D

3【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即它所研究的规律适用于一切领域,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答案】 选A

4【解析】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和运动紧密结合,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所以选D。 【答案】 选D

5【解析】时间的不可逆转性是指物质运动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而不能反过来按逆向过程进行,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就是强调机会失去就不能再回来了,所以排除ACD。 【答案】 选B

6【解析】哲学上的二元论主张世界万事万物是由精神和物质这两个彼此独立并存在的实体所构成,即否认世界本原的统一性,所以选A。 【答案】 选A

7【解析】题干是庸俗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它的要害是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区别,所以选D。 【答案】 选D

8【解析】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说明世界,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它的两个基本特征就是联系和发展,所以选C。 【答案】 选C

9【解析】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了矛盾的辩证统一,矛盾规律是辨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所以是一种辩证法的观点,选A。 【答案】 选A

10【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是指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通过个别存在,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题中的观点正是割裂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所以选B。 【答案】 选 B

一班一班向前冲,为梦而搏不怕痛!

工 商 09-1 班 马 原 期 末 复 习

11【解析】题干中A指要全面的看待问题,强调的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系统,B指的是世事无常,强调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C强调的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所以排除ABC。 【答案】 选D

12【解析】直线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认为事物的发展没有任何曲折和倒退,是割裂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表现,所以选C。 【答案】 选C

13【解析】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农民播种小麦就是生产实践的一种,所以选A。

【答案】 选A

14【解析】题干中AB是唯心主义观点,D是唯物主义观点,均排除。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没看到认识的主观能动性,所以选C。 【答案】 选C

15【解析】认识发展过程有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第二次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所以选D。 【答案】 D

16【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所以排除ABC。 【答案】 选D

17【解析】生态系统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所以选B。 【答案】 B

18【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所以选C。 【答案】 C

19【解析】生产力系统由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渗透性因素和准备性因素构成,渗透性因素只有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主要指自然科学,所以排除ACD。 【答案】 选B

20【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决定了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和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在生产关系各项中起决定作用。所以选D。

【答案】 选D

一班一班向前冲,为梦而搏不怕痛!

工 商 09-1 班 马 原 期 末 复 习

21【解析】国体是指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联合什么阶级压迫什么阶级,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选A。

【答案】 选A

22【解析】社会经济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C即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五种划分法,所以选C。 【答案】 选C

23【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既有其客观规律性又有其主体选择性,也就是承认人的能动活动的作用,所以题干中的观点符合A。 【答案】 选A

24【解析】题干是指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故选A。 【答案】 选A

25【解析】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两对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它直接表现为阶级斗争,所以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所以选C。 【答案】 选C

26【解析】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少数英雄豪杰,帝王将相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选D。 【答案】 选D

27【解析】科学是一种社会精神生活现象, 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或各个方面的具体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所以选B。

【答案】 选B

28【解析】生产力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本身不需要其他更基本的原始的因素来加以说明,所以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排除BCD。 【答案】 选A

29【解析】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所以选D。

【答案】 选D

30【解析】人生观是指生活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依据某种世界观和个人生活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意义,理想,目的和态度等的根本看法和信念。所以选D。

【答案】 选D二、多项选择题

一班一班向前冲,为梦而搏不怕痛!

工 商 09-1 班 马 原 期 末 复 习

31【解析】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具体规律,所以排除D,ABCE说法正确。 【答案】 选ABCE

32【解析】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有三方面,即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故排除AB选CDE。 【答案】 选CDE

33【解析】矛盾的特殊性的实质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表现在ABDE,C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选ABDE

34【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社会心理是思想体系的基础和根源,以上两对范畴都不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排除BE,所以选ACD。 【答案】 选ACD

35 【解析】E选项说法错误,排除。ABCD正确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所以选择ABCD。 【答案】 选ABCD

36 【解析】马克思的这段话揭示了生产劳动的重要性,AC正确,B说法错误,排除,DE说法正确,但不是题干所要表达含义,排除。 【答案】 选AC

37【解析】社会心理是属于日常的不系统的未经过理论化的社会意识,DE属于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排除,所以选ABC。 【答案】 选ABC

38【解析】社会革命的含义是先进阶级的夺权斗争,ABC符合要求,DE不是社会革命,故排除。选ABC。 【答案】 选ABC

39【解析】交往形式是指交往的内容和交往的方式,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两种最基本的交往形式,所以选CE。 【答案】 选CE

40【解析】社会进步的标准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和生产力、政治法律制度、道德风尚、文化水准都有很大关系,所以选BCDE,社会制度的变革也有倒退的情形,不一定都是社会的进步,所以排除A。 【答案】 选BCDE三、简答题

41【解析】解答该题要条理清晰,回答出两者的共同点和根本区别。把握的关键在于两者都属于唯物主义认识论,要与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不同点相区别开来。

【答案】(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

一班一班向前冲,为梦而搏不怕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