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18:24: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以及经常与人争论等;第二部分调查最近一年内考生常常感觉到或体验到的问题,共64道题,如是否爱操心,是否对任何事情不反复确认就不放心;第三部分调查考生是否具有某些方面的需要,如是否感到需要学习与他人合作,是否感到需要学习妥善管理钱财等。
(二)、心理测试试题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非筛选性心理测试,主要是为了排查考生的心理疾病,防范学生入学后产生心理问题。这种回答没有对错与好坏,学生只要遵循个人实际情况,如实填答即可。
二是筛选性心理测试,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智力和人格,以便发现考生的性格特征、能力和专长潜质,为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乃至就业提供参考依据。各学校会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出题。这类试题一旦填答失误,就可能被学校拒之门外,因此考生要了解学校心理测试的目的,并了解一些心理测试的试题和解读。
(二)、心理与思维测试试题解读
考生要想在心理测试和思维测试中技高一筹,可以做一些心理测试和智商测试的试题,并参考专家的解读,了解一下这类试题的基本规律。
以下是东北育才学校心理咨询师李国民对历年四川大学自主招生心理测试试题的解读,这些题目除了心理测试以外,还有思维测试。
①鱼和猫的关系相当于牛同谁的关系?(A牧草B牛乳C盐)
解读:这是一道常规题,按照正常思路解答就可以了:猫吃鱼,牛吃草,答案选A。 ②时间和钟的关系相当于裁缝同谁的关系?(A不料B剪刀C西服)
解读:时间和钟代表了一种被记录的关系,时间最终在钟表上显示出来,布料和剪刀都是裁缝的工具,只有西服才是裁缝最终的成果,所以答案选C。 ③3/7,3/9,3/11,哪个与其他两个不同?
解读:常规数学题,不用多思考,毫不犹豫地选择3/9,其他两个是最简分数。 ④工资一样,你愿当海员还是当律师?
解读:这是价值观取向问题,出题者想知道考生今后想往哪个方向上发展,也就是想做什么,海员的职业冒险,自由,具有挑战性,而律师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充满规则意识。 ⑤工程师和管理员,你喜欢哪个职业?
解读:这也是一道职业倾向性的问题,选择工程师的人喜欢和物打交道,他们善于思考、思维缜密,适合做研究性工作;而管理员是和人打交道,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商相对要高一些,适合做管理行的工作。 ⑥狗、牛、石头,哪个与众不同?
解读:答案是石头,其他两个都是动物。这也是一道常规题,通过词语考察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鉴别能力。 ⑦你从小怕过黑吗?(A经常有B偶尔C没有)
解读:这道题没有正确的答案,是一道人格题目测试,答案和自身的现状、生活经历等有关,选择“经常怕黑”的人,大都遇到过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他们遇到困难时常常看到负面或消极的一面。 ⑧时间是永恒的吗?(A过得很快B过得很慢C光阴一去不复返)
解读:这和上一道题类似,如果选择“光阴一去不复返”,说明你对现状很满足,很珍惜现在的生活,即使有那么点不满意,也期待着以后的生活会更好。
⑨你对配偶的要求是什么?(A有文艺才能B不确定C有社交能力)
解读:校方想了解考生对人的期望值,选择“有文艺才能”,说明你很注重精神需求,对物质的要求不是很强烈,而且你可能本身就具备“文艺能力”,也可能不具备这种能力;选“有社交能力”的人,对外在的东西追求得多一些,也可能自身具备或不具备这种能力。
(三)、相关量表介绍
各学校进行心理测试,大都集中在人格测量、质量测量和心理健康测量三个方面,比较适合高三学生年龄阶段的量表有以下这些。
①人格测量表:EPQ人格测试(成人)、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测试(16PF)、气质测试、性向测试、
明尼苏达(MMPI)多相人格测试、心境投射测验。
②智力测试量表:瑞文智力测验、韦氏智力测验(成人)、比内—西蒙智力测验。 ③心理健康量表:90症状清单(SCL—90)、抑郁状态量表、焦虑状态量表。
其中90症状清单(SCL—90)和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测试(16PF)在学校心理测量中使用较多,如上述举例的四川大学用的就是16项个性因素测试中的题目。 可见进入学校自主招生面试,心理健康也尤为重要。
十一、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学生谈心得
1、对于填报的专业,是否应该非常了解?
有些认真的同学会在寒假里就花费大量时间,就自己填报的第一志愿专业进行深入了解,甚至背诵一些与该专业相关的所谓“常识”。个人认为,出于兴趣的了解固然挺好,但如果时间精力不允许,就没有必要挖掘过深。大学是希望在自主招生中找到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一个有能力的学生,只要他愿意付出努力,是可以就读任何学科的。当你的实力得到认可,相信学校是会尽力满足你的第一志愿的,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面试中展现出对你所向往的专业好像很有研究的样子。如果你纯粹是为了班门弄斧,那就更糟糕了。 在面试时,当你遇到相对专业的知识性问题,且不能确切回答的时候,最好提出自己的猜想,并分析一下你的想法是怎么得来的,富有逻辑的思考很有可能胜过一个近乎背诵出来的正确答案。
2、如何准备自主招生面试?
总体上想明白两点即可:为什么我要选择这所学校?这所学校又为什么要选择我?
不少同学在报名参加自主招生时是盲目的,甚至有些是由家长决定的。这种情况下,第一个问题也可以降为“这所学校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要求你对所选择的学校有所了解,至少能找到一些兴趣点。第二个问题要求你梳理一下过往的人生经历(当然最主要的是高中阶段),在写申请材料的时候大家应该已经有过这个步骤,但在面试前还是建议再来一遍。
通过这样的梳理,首先你能产生一种自信,因为每个人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有过一些值得自己骄傲和回味无穷的事情,要相信自己是一个值得所申请学校拥有的人;其次是帮助你定下心、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个人特色,这在面试中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说。此外,这种梳理对你畅想未来,追寻理想也有所帮助,能使你产生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并制定初步规划,面试官们也很乐意了解你这方面的想法。
3、关于面试时如何表现?
面试时是高调些好还是低调些好?如何掌握尺度?应该自信张扬还是谨慎谦虚?教授问我一个问题后,我应该就题论题,还是扯到我所擅长的东西上侃侃而谈?这是很多同学心里久久萦绕的疑问,还常常因为觉得问题太直白或功利而不好意思发问。对此,我想说以下两点:
首先,你是参与面试的“众人”之一,每一个面试者都只有一小段时间能够向面试官表明你是谁,为什么你进入贵校学习将会是“双赢”的。所以,你有权利、也有义务在面试中展现你想展现的,不浪费双方的时间;与此同时,很重要的是,你想展现什么以及你将选择如何展现又是你的一部分,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你。希望这句话对大家能有所启迪。
其次,面试带有强烈的交流性质,不只是“你问我答”,更多的是带有一些目的性的聊天。大多同学都会在面试前询问学长学姐的经验,甚至是购买过往的面试“真题集”。利用这些问题“操练”如何恰当地展示自己是可以的,但不要忘记,面试更是一种交流。这样,你的心态、面试时的细节(例如服装之类),你都可以尽在掌控。最后你会发现,面试真的没什么可以烦恼。
十二、自主招生面试题问住的是应试教育
复旦大学首届“望道计划”自主招生面试中,有考官提问“玉皇大帝和如来佛哪个大”。考场内,把考生问蒙的问题还不止一道。带着考生的疑惑,记者采访了4名复旦面试官,得到的回答是:“如果有考生在面试中对问题提出质疑,且言之有理,会给他加分。拥有批判精神的孩子,会让我们眼前一亮。”
1.“活”题成难题是教育的悲哀
网友安如泰山:国外的大学老师会给学生出什么考题我们曾听过一二,据说像这样的“活题”占比不小,
他们那里都没觉得反常,可到了我们这里怎么就成了离经叛道了?原因很简单,人们之所以会觉得这个考题不靠谱,是因为我们的考生太靠谱了,他们大多已经习惯了死记硬背,每一道题都要有一个标准答案,而像“玉皇大帝和如来佛哪个大”这类只要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就给分的题目,到他们这儿反而成了难题,这不就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悲哀吗?
网友程绍德:都说自主招生考试难,这样的面试题目出现,其难度确实可见一斑。“玉皇大帝和如来佛哪个大”,这样的题目看似很荒谬,很“雷”人,实际上,不仅仅能检验出一个考生对四大名著的了解程度及分析、应变能力等,甚至可以看出一个考生的批判精神。正是因为这些“雷”人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考生给予的答案才会更加深考官对考生的了解。
2.要教会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殷建光:记得在初中学习生物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老师出另一个秋天落叶背面朝上多还是正面朝上多的问题,一下子难住了许多同学,其实,这难住的不是同学,而是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其实,也只有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中,学习才能快乐起来,教育才能阳光起来,学校才能美丽起来,我们的考试需要改革,我们的高考需要改革,这个改革就应该从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考题开始。
网友金真:踏入职场之后的上班族都知道,应试教育中所教授的很多知识内容确实在工作和生活中不会直接用到,也很少看到谁在工作中还要写个物理公式、数学证明之类的,在这些基础教育的学习中学生们其实更应该要掌握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而这种思路、观念是能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种种问题的一把钥匙。一个优秀的人才绝对不是靠几本面试攻略就能造就的,我们的大学需要的并非是只会解书面题目的机器,而需要的是解决未知问题的人才。所以,对学生来说,除了要学会做题目,更要学会融会贯通和应用。
3.教育良性发展需要这样的考题
网友:玉皇大帝和如来佛哪个大?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提出了如此问题,这有别于当前的考试试题,似天马行空不合常规,其用意何在?专家称:“如果有考生在面试中对问题提出质疑,且言之有理,会给他加分。拥有批判精神的孩子,会让我们眼前一亮。”很明显,专家关注的是敢于提出质疑与批判精神的学生,对那些“死读书、读死书”的孩子来说,肯定会让他们惊讶万分,最终将在这样的考试中宣判他们的“死刑”。考试是指挥棒,这样的面试不按常规出题,没有现成的答案,立足社会现实,关注人们的生活,敢于打破常规,相信这样的考试会引导我们的教育向良性方向发展。
网友:曾经,一道“雪融化了是什么?”的题目,只因孩子“异想天开”地答为“春天”,而引发了一场关于标准答案的教育大讨论。如今,标准答案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已经越来越成共识,但在应试教育占据主流的教育背景下,灌输背诵标准答案的影子仍无处不在,教学改革之路依然阻力重重。包括复旦大学在内的部分学校自主招生本身就是在进行一项革命性的招生制度改革,在面试中出现“玉皇大帝和如来佛哪个大”这样“无厘头”考题无需惊讶,相反传递出一种教改理想,教育不该是培养“书呆子”或者“解题机器”,教育的意义和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学以致用,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教育也就丧失了其本质功能。
十三、面试评委的点评
(一)、不喜欢张狂的学生
作为参加自主招生面试的评委之一,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同学,他们水平参差不齐。这过程中我遇到了三个例子,印象特别深刻。
有位学生成绩不错,一般的问题可以顺利地回答出来。面试过程中,评委又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对于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现象,你怎么看?”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轻描淡写地说:“只不过是一个事实,两国各自有表述。”对于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他态度那么马虎,怎么能让我们信服?评委们很容易得到这样的印象:这位同学缺乏爱国精神,至少是缺少对时事的关注。显然,他在面试中得不到好成绩,只能败走麦城。
还有一位同学,狂妄得不得了,轮到他发言的时候,便大谈特谈什么书都看过、什么东西都知道。现场的评委都是文学、化学、计算机等各个领域的专家,这么吹嘘自己,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么?评委要刹他
威风是很容易的,问他一个化学方面的专业问题,他即刻目瞪口呆了。后来的结果大家也能想象得出来,他名落孙山。XX学校不喜欢张狂的学生。学习成绩是一回事,待人接物方面过不了关,一样遭淘汰。后来我也想,假如这位同学真的和XX学校失之交臂(因为还有接下来的高考),那也是他为年少轻狂所付出的代价。
另外有位来自南汇的女生,从资料里可以看到,她的父亲早年去世,她和妈妈在一起生活,家里很穷。可是在面试过程中,这位同学乐观开朗,谈吐得体,全然看不出生活的困顿所留下的痕迹。她的阳光表现打动了在场的每位评委,赢得了一致的好评,顺利入围。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什么呢?哪怕处在一种很坏的处境里,你也可以努力去做,积极地面对一切,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事在人为,后天的努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先天的不足,甚至创造奇迹。
看新闻里说,上海有个别中学出现了针对名校自主招生面试的辅导班,这毫无意思,简直是乱搞。他们不是评委,一时半会儿的训练怎能奏效呢?面试时的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还是平时的积累,保证平时成绩好,各方面的能力不能偏废。成绩不好当然不行,想靠赌博来浑水摸鱼进入大学,那是不可能的。
(二)面试主要还是看学生平时的积累,指导原则可以把握(印杰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首先,学生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个人谈吐、举止,别人讲话的时候不要轻易打断,回答问题时,要用简洁而富有逻辑的语言把握事物的本质,把问题回答清楚。所以,在此也提醒各位考生,回答问题一定要简明扼要。同时,考生面试时,也不要太在意自己回答问题的先后次序,因为先回答发挥的空间更大,后回答也有好处,有充裕的时间准备,语言的逻辑性更强,思考的空间也更大。
第二,我们的自主选拔录取都是尽量出开放性题目,不出以标准答案为结果的题目。如果某一个题目第一位学生回答完毕后,剩下的同学都发现很难再回答了,那这就不是一个好问题。我们今年还会在试题方面有更多的改进,所以,肯定会给学生比较大的发挥空间。
第三,我们的试题很多都涉及社会热点问题,还有一些学校里经常碰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都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因此,在高考前夕,学生不能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读报,看新闻还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专门去猜交大的面试题,或临时抱佛脚,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建议考生不要花太多的精力去猜题,还是要脚踏实地,按照自己的复习计划学习,可以多花一些时间看报纸,听新闻。
(三)要有些自己的想法
大学的自主招生是大势所趋,能够让大学招到想要的学生。在我看来,XX所青睐的学生要基础好,善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还要有自己的想法。
现在很多学生是怎么样呢?紧紧跟在老师屁股后面,老师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老师教三道题,作业做两道,最后考试考一道———这样的题海战术和被动接受式学习在大学里是不管用的。21世纪技术发展很快,知识多得让人接受不过来,这过程中重要的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能力的培养。我们更喜欢那些能够“教一、做二、考三”的学生,平时对错题进行归纳整理,做到举一反三。
当然,要真正实现融汇贯通,基础知识非常重要。一个学生基础知识是不是把握得牢固,我们面试的老师不用让他做数学题、物理题,从平常的问话里就看出来了。比如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本子第一页写了1,第二页写了2,第八页写了什么?”有的同学不假思索地说是8,这就自信过度了,你怎么知道上面是按照自然序列呢?有的同学犹豫不决,只是觉得“很难说”。那也不行,他没有充分利用第1、2页的信息。他应该回答“可能是8”,那就很好了。我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一个学生是否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在很小的方面就能看出来,而这种考察是高考题里面没有的。举一反三和实际的应用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基础知识学不好,在面试现场就很难有好的表现。
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思维是不是活跃,脑子里是不是只装着官话、空话,这在面试中都能看出来。“据报道,未来几年我国将投入巨资发展‘嫦娥计划’,而目前我国还存在很多贫困人口。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五位同学参加讨论,发言很踊跃,不过大都是正面的观点。有位来自重点中学的同学夸夸其谈,一二三四列举了登月工程的几种好处。讲了那么多,归纳起来实际只有一点,很罗嗦。面试的目的就在于敞开来谈,重要的是讲出自己内心的东西,而不是那些不犯错误的、不留任何印象的客套话。
自主招生的面试是对学生能力的全面检测,想要临时抱佛脚、突击应付,那是没用的。面试老师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而且临时搭配,学生根本没办法临时准备。作为学生,主要还是要在基础方面下足功夫,把知识盘活,让它变成自己的东西,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四)面试不需刻意准备 熊丙奇 (高等教育专家)
学校对考生的要求体现在自主招生中。考生不用过多准备,将自己的素质能力充分展现出来,让学校了解就足够了。自主招生是学校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准和真实能力的重要渠道,学生没必要刻意准备,而准备往往也是无效的。其实这也好比用人单位的面试,学生可以用很多的技巧来包装自己,而评委会将外壳一一剥开,还以原型。因此,学生在面试中,坚持自己一贯自信的表现是最重要的,刻意准备有时候反而弄巧成拙。
另外,自主招生面试考的是综合素质,评委看重的是他的情商,而不是智商。谈吐、仪态这些非常重要。我们会问他一些综合知识、时事方面的问题,关注他的人文素质。有些书呆子眼睛不敢看评委老师,这肯定得不了高分。得高分的同学一定知识面广、思路清晰,答问有条理。
(五)注意细节上的礼貌 周宏(华东师大专家)
我听说,不少学生在面试环节中,看见面试官,招呼也不打,在细节上非常不注意,缺乏礼貌,影响到老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面试不光看学生的知识面,而是对整个综合素养的考量,包括对问题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口语表达的流畅和针对性。
另外,考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礼貌、态度和眼神,要在自信中表现出谦虚。眼神看着主考官而不是不断游移。另外,回答问题要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展示知识面的同时,展示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问题的高雅品位。
十四、过来人支招
(一)清华大学
首先,什么时候开始为面试做准备?
我的建议不用太早(当初好像是周日面试,我周五晚上开始准备的)。我认为有三点原因:第一,做好任何事都是要有激情的,自我介绍如果已经被你反反复复做了几十次,到面试那天还能充满激情地演讲吗?第二,有些事情是越想越紧张,与其慢慢折磨自己,不如最后再全力准备,一气呵成;第三,不管自主招生这条路你走不走得通,高考成绩才是决定性因素,没有必要为了面试而打乱正常的学习节奏。不过前提是你有把握背出你的自我介绍、知道适合自己的演讲方式,并对自己的志愿和理想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准备什么?
我当初准备了三分钟的介绍,而且,一定要自己写!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对这份介绍的骨架结构了如指掌,万一老师让你用更短的时间来介绍,你也能迅速地在脑子里理出主线,删去可以删去的部分。建议中英文介绍各准备一份,在名牌大学,面试的老师心血来潮请你用英语作介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另外,最好不是单纯的中英互译,毕竟中英文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比如有些话用中文说很自然,在英文语境下根本没有这种表达。定稿后,建议对着镜子背几遍,看看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切忌滔滔不绝罗列奖项和荣誉。
你必须了解你想进的专业,上网查好和你的第一志愿专业有关的信息。高中生对专业一片迷茫是常态,但底线是你要清楚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出来能做什么。接下来,想清楚你的理想和志向,理清你选择的专业和你的理想之间的关系,即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这几乎是必问的)。
重读自荐信和推荐信。如果你组织过什么活动,再回忆一下你在团队中的作用、活动的大事记、你的收获。对于你在信中提到的任何比较引人注意的内容都要再思考一下。想想老师可能会对什么感兴趣,可能会问什么问题。千万不要老师问了你的某个经历,你却一句话都说不出。 最后,进入面试环节如何表现?
放轻松,做好你自己。进去的时候先和同组面试的同学聊聊天,相互熟悉一下。看到老师要有礼貌,多说一句“老师好”,多笑一笑,双方的感觉都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