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理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2019年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44: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初中生物理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育人的重要目标,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人士讨论和关注的焦点核心素养指导、引领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什么是核心素养? 什么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科学探究核心素养如何进行培养?这些都是物理教研工作者和广大物理教师要重点思考的话题,本文试从教学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剖析,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2016年9月在北京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教育部委托北师大组织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三年开展研究,其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物理学科核心素?B

物理学是科学的一部分,其本质是观察和探究我们周围无生命的世界,从而确认最基本的原理和统一的规律.体现科学本质价值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科学方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四个方面的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

“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科学探究”是指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实验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科学探究是一个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和研究方式,还是一种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

维、形成科学态度的手段和途径,更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问题提出、问题解决、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论证能力、交流合作等.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等要素. 3物理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培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第三部分的内容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的探索精神.

《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这些要素的能力目标在《标准》中也有明确的界定,一个学生探究活动涉及的可能是所有要素,也可能是一个或者几个要素,因此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各个探究活动中都必须得到重视,从而实现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整体提升.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一些点滴做法.

3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