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33: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崇明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九年级语文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诗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水何澹澹, 。 (《观沧海》) 2.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3.了却君王天下事,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4. ,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 5. ,人约黄昏后。 (《生查子·元夕》)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6.词中“ ”一字表达了作者悲愤、不甘的情感。(2分)

7.下列诗句中与《诉衷情》所表达的感情最相似的一句是 (2分) A.可怜白发生。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C.欲说还秋,却道天凉好个秋。

D.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愁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的作者是 ,我们还学过另一篇反映他被贬后内心苦闷的课文《 》(2分)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10.下列对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驴的外形、声音是虎一开始感到害怕的原因。 B.驴“蹄之”的行为才让老虎察觉了它的无能。

C.文中加点的“近”字,体现出虎的小心谨慎。 D.文末“乃”字生动地表现出了虎的志得意满。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

冯异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有人上章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

光武帝以章示异。异上书谢,诏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诮大司马以下,称异功若丘山,今人咸知异之为名将,然非君之明,必困谗口矣。

【注释】①冯异:人名,汉代名将。②玺书:古代封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③诮:责备。④大司马:官名 1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冯异定关中定 (2)号为“咸阳王”

12.对画线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冯异上奏章谢罪 B.冯异上奏章感谢 C.冯异写私信谢罪 D.冯异写私信感谢 13.“必困谗口矣”中的“谗”指的是 和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4.下列作为本文标题,最恰当一项是 (2分) A.光武帝知人善用 B.光武帝不听谗言 C.光武帝任人唯亲 D.光武帝唯才是用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8分)

古代酒器“尊”和“卑

①“尊”和“卑”都是古代酒器,因其 不同而身份大异。

②尊是一种大中型盛酒器,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商、周时代,贵族举行祭祀或款待宾客时用它。《周礼·小宗伯》上说:“辨六尊之名物,以待祭祀宾客。”古代统治者对尊极为重视,从地下出土的青铜器尊来看,大都造型优美,形态逼真。有的塑造成犀牛形,有的塑造成大象形,有的塑造成羊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四羊方尊,在尊的肩、腹、足的每一角上都铸有一只肥硕的卷角羊,极为可爱。

③尊非寻常之物,非祭祀及款待宾客时不能使用,而这些活动也必须在祖庙及厅堂中进行,故古书中有“牲象不出门”的说法。“牲象”指的是犀尊和象尊一类。另据古书记载,祭祀或宴请宾客时,主人将酒盛于尊中,待饮用时再用勺子将酒舀到爵之类的饮酒器中,而不能直接用尊来饮酒。由于尊只能为统治者在特定场合所使用,所以尊便成了显示权位的象征,“尊”由此而有了尊贵、高贵等义。

④“卑”字的造字本义众说纷纭,这里提出一种可能与“尊卑”有关的说法。在铜器铭文中卑”字的构形是一只手拿着器皿。这器皿,清人朱骏声认为就是“裨”,所以“卑”即“裨”之古文。裨又称榼(kē,饮酒的壶),是一种扁圆形的饮酒器。从出土文物看,战国时的扁形壶

般是扁圆腹、椭圆口、方足,两肩上有环。汉代出土的扁壶甚多,如湖北江陵凤凰山土有漆扁壶,江苏金坛出土有青瓷扁壶。

⑤古代,用扁壶盛酒、饮酒是一般人日常所为,尊贵者是不用扁壶的。尊贵者用稗榼盛酒、饮酒就要受到指责。《太平御览》引《后汉书》。记载了刺史周敞和豫州别驾陈茂为用扁壶装酒而争吵之事:一天,他俩驱车同往一个地方,周敞在车上用扁壶“载酒以行”,“茂取裨击柱,破之,曰:‘使君车榼载酒非宜。”这是指责周敞做了与他身份不符的事,身为一位有身份的刺史,竟在乘车的车辆上用裨載酒,陈茂生气地将裨摔倒柱子上,摔破了。

⑥比起尊来,卑为“便于提携常用之器,故为贱”。所以,卑贱、卑劣、卑微等由此引申而来。另外,因卑为扁形酒壶的缘故,某些从卑的字,也带有扁的意思,如:“稗是一种瘪谷子,即秕谷;鞠是刀鞘,刀鞘是扁的。

15.联系全文,第①段划线处应选入的一项是 (2分)

A.使用场合 B.分量轻重 C.形状大小 D.艺术价值 1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9分) 酒器 外形特点 尊 卑 使用方式 文化意义 (3) 有了卑贱、卑劣、卑微等的含义 (1) 将酒盛于尊中,再用勺子将 酒舀到爵之类的饮酒器中 扁圆形 (2) 1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尊是古代统治者直接使用的饮酒器物。 B.在古代尊贵者是不能使用卑来饮酒的。 C.尊卑的本义都是由饮酒器物而产生的。 D.尊样式形态多样而卑的样式形态单一。

18.根据第⑥段文意,解释“碑”字的含义。(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22分)

童年的最后一天

①夏日炎炎,黑狗炭头是那样走路的——蹑手蹑脚,舌头伸得好长,好长,几乎要触到路面了,哈。

②大太阳让上学的路变得漫长。炭头一路上呵呵呵地努力呼吸,直到走到学校门口,女孩拿手上的野芒草抽一抽它的头说,去吧,放学时再来。炭头才转身往回家的路上可呵呵地走,夏日的阳光让炭头看起来比平日黑得更纯粹一些,皮毛发亮,长尾巴竖起来摇啊摇的,像在赶苍蝇也像妈妈坐在病榻上摇蒲扇的动作和节拍。夏日的夜,纳凉,赶蚊蚋,驱不走的是郁闷。

③炭头是在妈妈犯病后才来的。女孩那时误以为是只小猫,把它捡了回来,爸爸不喜欢炭头,他说狗毛会让妈妈的病加重。女孩听话地把小狗丢弃,它又自己xún路回来,女孩就再也舍不得了。不依不依不依!她一脸倔强。把小狗紧紧抱在怀里,爸爸没辙了。邻居说自来狗是好兆头,而小狗还适时地在家里发现了借宿的毒蛇,汪汪汪,算是救了大家的命。妈先心软了,爸也就无话。从此家里多了条狗,黑不溜秋的,叫炭头吧。

④炭头真黑,浑身不夹半丝杂毛,只有眼珠略带棕褐,像两枚琥珀纽扣钉在一团黑绒上。这眼睛就那样看着女孩一天天长大,也陪女孩一起凝视妈妈印在墙上的身影,以及爸爸愈来愈精瘦黝黑的背脊。

⑤妈妈到医院去的次数日益频繁,留诊的时间愈来愈长。上门来讨债的人似乎多了些,勤了些,也有热心的邻里打听了各种偏方,或送来一些奇怪的野味与草药。爸爸傍着炉灶静静

地熬药和抽烟,隔壁家的大娘经常过来,还在说着一大堆偏方的名目,不时瞟一眼炭头,还差一味黑狗血的药引子啊。

⑥女孩听得毛骨悚然,她回过身来狠狠地瞪着那大娘。爸爸却沉默地看着自己吐出来的烟雾夏日,只有知了在外头穷嚷嚷。像无休止的抱怨。

⑦知了的喧闹,在课堂里也听得到。女孩有点烦。好不容易等到放学的钟声响起,她收拾书包走到门口,那里人很多,人声比知了的叫声更喧闹。她没听到炭头的吠声,不像往常一样,有一只黑狗摇着尾巴向她奔来。女孩只看见爸爸站在前面的树阴下,难得地,没有抽烟。

⑧那一天,爸爸陪她走回家。路上女孩什么也没问,沉默地让爸爸牵着她的手。只是走到半路时,她忽然想起炭头蹑手蹑脚伸长舌头呵呵呵地走路的样子,才忍不住把手抽回,咬着嘴唇狠狠地擦眼泪。

19.结合段意及相关解释,请为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并说明理由。(3分) 它又自己xun路回来

A.循:依照;沿袭 B.巡:巡视;巡查 汉字:

理由: 20.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8分) 故事情节 父亲要女孩丢弃黑狗 黑狗看着女孩一天天长大 (3) 女孩表现 凝视着妈妈的身影、爸爸的背脊 什么也没问、无声哭泣 女孩心得 (2) (4) (1) 舍不得 21.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②段画线句重复出现所起到的作用。(4分)

(1) (2) 22.文中⑥⑦两段多处写到知了的叫声,从表达效果看,这样写的目的是 (3分) 23.对题目“童年的最后一天”,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4分) A.这一天女孩因黑狗逝去而伤心。 B.这一天女孩告别了童年的任性。 C.这一天女孩在伤痛中走向成熟。 D.这一天女孩理解了家人的难处。

三、综合运用(11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11分) 材料一:

2017年12月12日下午,《咬文嚼字》评出了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这个榜单中既有“不忘初心”和“砥砺奋进”,也有网友每天都在使用的“打call”;还有互联网经济的关键词“流量”等。 材料二:

2017年网络上出现一组调侃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表情包。此表情包由“我可能复习了假书”“我可能拿到了假试卷”“老师可能划了假重点”等句子配上各种苦恼表情符号组成,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开来。“假”本指不真实的、伪造的等义,但在这个句式中,“假”却是指使用效果不佳、违反常理、不合预期等义,人们用对“假”的埋怨、指责来调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