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职业道德修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31: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试论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摘要:随着新闻传播媒体的迅速增长,新闻记者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也愈来愈大,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显示出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确有极少数新闻采编人员作风浮躁,有的搞有偿新闻,还有的违纪违法,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给记者的道德修养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考察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现状,寻求提升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水平的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突出任务。

关键词:新闻传播;新闻记者;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09-0104-01 一、记者要做到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记者的职业精神就包含了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这四个方面新闻公正性原则,特别是在批评报道中,应该给予对方以充分的发言权和辩白的机会,以防止主管偏向性造成新闻的失实和伤害。要发扬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贴近群众,要加强研究,报道说真话,讲实话,不欺诈,不追求轰动效应和捏造,歪曲真实的。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一般情况下,在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新闻记者必须客观、公正。不是认为自己掌握舆论的工具,或作不公正的报道。工作要认真负责,以避免不准确。出现失实报道,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并及时纠正。

二、记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坚持实事求是

媒介是客观公正的文化表征,是社会普遍道德原则的灵魂和化身,它对国家的安危、发展,对社会的稳定,对公众的生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此,新闻工作者的地位也随之变得特殊起来。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媒介或记者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

案例:2011年5月19日,一篇题为《24岁女子遭遇车祸身亡,过路警车被疑见死不救》的报道在各大网站纷纷转载,报道称:“5月12日下午,24岁的戴微骑着电动车在泸州龙马潭区隆盛物流公司门口,被一辆大货车撞倒。送医后,因抢救无效死亡。车祸发生后,一辆泸县警车正好路过。有群众请求,希望警车能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但遭到拒绝。”这篇文章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眼球,引发议论,更有帖子《一个24岁的生命就这样葬送在泸县的人民警察手中》如此描述:”这个警察不但见死不救,还很嚣张的指着自己的警牌说:有本事你去告我。一个24岁年轻女孩仅有的生存希望就断送在这个警察手中。如今这个女孩已经离开我们,至今未闭合双眼,因为她心中还有牵挂,上有将自己养育长大还没来得及孝顺的父母,下有连妈妈都还不会叫的女儿,更有自己至爱的丈夫……”

可是,事实是这样的:据泸县公安局调查,当日18时04分~18

时08分,两民警共拨打110报警4次、拨打和接听120急救电话3次。警车没有运送伤员,一方面是了解到救护车将很快到达现场。另一方面是因为伤者伤势较重,伤情不明,担心贸然搬动导致发生二次伤害。而且专家也表示,城区范围内,120救护车都能很快到达现场,等待救护车可能才是最安全的。特别是对于一些伤势较重、伤情不明的伤者,情况更是如此。

面对如此失实的报道,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必须坚守得住“职业道德”四个字。写一篇新闻,改一篇新闻,或转载一篇新闻的时候,要想想后果,要对群众的负责。希望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自己的操守,时刻牢记记者的职业道德,加强自身修养,坚持实事求是。

三、提高记者的道德修养

新时期为新闻职业道德注入了新内容,新时期的新闻记者更要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以忠诚于党,取信于民。笔者认为,提高记者的道德修养,关键在于提高记者的作风。邹韬奋先生曾说:“像我这样苦干了十几年,所以能够始终得到许多共同努力的朋友的信任,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我始终未曾为着自己打算,始终未曾梦想替自己刮一些什么。”

新闻报道工作是一项光荣的工作,记者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所选记者的职业,我们必须是值得的记者的光荣称号。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牢记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敬业,创新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