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气相色谱法测定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修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46: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二 气相色谱法测定无限稀释活度系数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实验的气路流程和色谱仪的操作方法。

3、掌握皂膜流量计测气体流速的方法以及体积流量的校正。 二、实验内容

1、正确操作色谱仪。

2、气相色谱法测定无限稀释活度系数。

3、用皂膜流量计测定气体流速并对体积流量进行校正。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1、实验试剂;

硅烷化201红色担体(60-80目),作担体。 邻苯二甲酸二壬酯(色谱纯),作固定液,是二元体系中的溶剂相。 苯(分析纯),是二元体系中的溶质相。 环己烷(分析纯),是二元体系中的溶质相。 2、实验仪器。

秒表3只,皂膜流量计一个,5μl微量进样器2个,温度计2支(精度1/10 ℃)。 上海分析仪器厂GC102M 型气相色谱仪一台。 四、实验要求

1、要求掌握气相色谱测定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的原理和方法。;

2、要求学生能适当了解一些科研过程,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学生能独立操作每一个实验步骤,了解和掌握其相关的原理,培养学生熟练的实验操作。 五、实验部分

1、实验原理

无限稀释活度系数是推算二元及多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的重要参数。它通常是用汽液平衡器测出其平衡组成,然后用计算作图法外推得出。这种方法比较繁琐,而且外推的任意性很大,不易准确。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无限稀释活度系数,此方法简单方便、快速,使用样品量少,纯度要求不高。

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与调整保留值的关系:在气相色谱分离过程中,固定液起到溶剂的作用。当样品组分(溶质)进入色谱柱后,因载气(流动相)流动,样品组分在固定相和载气中反复多次分配,达到完全分离。载气流携带不同组分先后进入检测器,产生一定的信号,经色谱工作站处理得到如图1所示的“色谱图”。

信号 样品峰空气峰进样t00taVatsVs时间载气体积

图1 色谱图

t0—进样时间; ta—出峰空气峰时间; ts—出峰样品峰时间; ta-t0—死时间; ts-t0—表观保留时间; ts-ta—调整保留时间; Va—死体积; Vs—表观保留体积;

在实验仪器和条件确定之后,ta-t0可视为确定值,与试样组分几乎无关。保留值的大小,反映了样品在气液两相间的分配过程,它与平衡时物质在两相的分配系数,各物质(包括组分、固定相、流动相)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有关。但是只有调整保留值才是完全与空气无关,只与组分有关的物理量。

从开始进样到样品峰顶,正好有一半溶质成为蒸汽通过色谱柱,另一半还留在柱中,留柱部分分布于固定液和柱内空隙(即死体积)之内。这三部分溶质的关系如下: VSCig?VaCig?VLCiL (1) 式中: VS——柱子工作条件下的保留体积;

g

Ci——气相中溶质浓度;

L

Ci——液相中溶质浓度。 因溶质在气液两相中的分配系数

CiLk?g

Ci所以有 k?VS?Va (2) VLniLXinL又因为, C? ?VLVLLinigYing C?,且气相可看作理想气体, ?VaVagi所以有

CiLXinLVa k?g? ?g?YinVLCiYi1nLVa1nLRTC整理得: (3) ???g???XikVLnkVLP在该柱温TC,总压P条件下,因气相可看作理想气体,溶质在两相中的平衡必定满足于下面

关系式:

0 PYi?Pi?Xi?i (4)

将(2)、(3)带入(4)式,整理得?i?(VS?Va)的关系式如下: ?i?RTC1?0

(VS?Va)PinL因溶质在液相中浓度为无限稀释,即 nig?0 所以 ?i??i? n?W/M式中 W——固定液重量; M——固定液分子量。 因此 ?i??L。

RTCW1 ??VS?VaMPi0?至此建立了调整保留体积(Vs-Va)与无限稀释活度系数?i的关系式。

为了使各实验测得之值能有可比性,还须将(Vs-Va)值换算成相对于单位重量固定液(溶剂相)而言,温度由柱温TC校正到0℃时的体积流速,称其为净比保留体积Vg,即 Vg?273.15VS?Va (5) ?TCW?ml/mol?K,整理得: 再考虑R?62400mmHg ??iR?273.151.704?107 (6) ??Vg?M?Pi0Vg?M?Pi02、实验步骤

(1)、色谱柱的制备及固定液重量的测定:

分别准确称取硅烷化201红色担体和邻苯二甲酸二壬酯固定液的量:(固定液与担体重量比为25:100)。固定液中加入适量易挥发溶剂乙醚溶解后,再加入担体,慢慢搅动使浸渍均匀。然后烘干,使乙醚挥发干净。准确称量涂好固定液之担体重量,计算固定液与担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