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层次性原则探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8:28: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层次性原则探析

作者:任会芬

来源:《消费导刊》2011年第17期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层次性原则的学理分析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首要任务。凸现了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从过程论的认识方法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三个密切联系的过程:首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这是大众化的前提条件。就是把比较深奥抽象的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用大众化的形式来表达,才易被人民大众所理解和接受,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其次,用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去“化”大众,这是大众化的关键。就是对人民大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力求把外在的理论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为人民大众所理解、认同和信仰。最后,人民群众自觉用“化’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这是大众化的最终目的。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科学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将理论转化为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才能落到实处,成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力量,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宣传、普及及指导实践的层层推进,相互联系的复杂过程。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层次性原则?何为大众化的层次性原则呢?首先,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及国外马克思主义。多层次的理论体系决定了大众化要有重点,有区别分层次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大众化的基础性内容,主要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贯穿于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大众化首先要把经典马克思主义通俗化,需要用通俗化语言和形式对文本理论进行阐释,大众化主要是学习把握基本原理和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社会历史条件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本土化理论,本身已实现语言的通俗化,但仍要实现形式的通俗化。在当前条件下,大众化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内容。国外马克思主义是指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包括共产党的理论家、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从事纯学术研究马克思思想的专业学者等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而形成的思想和流派。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和民族化过程的产物,与马克思主义是“一源多流”的关系。现在还仅仅局限于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上,还谈不上大众化。但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只要立足和服务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中国现代化这一主题,加强对它的研究宣传在不仅具有理论和学术价值,还有现实借鉴意义。其次,多层次的接受主体有多层次的理论需求。大众化接受主体,也就是作为大众化的客体的人民大众是一个多元复杂整体,包括不同的阶层、群体和个人,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社会地位、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年龄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趣、个性心理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导致他们对理论的需求程度、接受能力、接受范围不一样。因而,大众化必须针对不同接受主体的不同需要,以不同的方式途径有区别的推进,试图用统一的模式、相同的内容去教育差异有别的社会群体和个体,将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因而,所谓层次性原则是指要从大众化接受主体的特点出发,因材施教,因人利导,分层次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和普及的原则。其实质是根据不同层次的接受主体确定不同的“化”大众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将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再次,这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急剧转型,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全球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中突和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影响碰撞,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活跃,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对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多元化思想观念与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要求之间,“西化”、“分化”图谋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之间的矛盾和挑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普及必须适应这些变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坚持层次性原则,才能增强主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层次性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具体展开

1 大众化接受主体的层次性划分。依照接受主体的政治属性、对理论的需求程度及大众化要求程度为标准,试对大众化接受主体做如下的层次划分。第一,核心层。主要是党员。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大众化首要对象是广大党员,包括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在思想上、行动上坚信马克思主义的人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尤其中高级干部是国家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们的理论素养如何关系党的性质和先进性,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发展方向。这是大众化最核心部分。第二,关键层。主要是青年学生。他们正处于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关系国家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成败。青年学生又是西方敌对势力进行和平演变,“西化”的重点对象。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一部分青年学生中出现了思想混乱、信念动摇、信仰缺失、理论淡化、政治立场不坚定等问题。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因而他们应为大众化的关键部分。第三,基本层。主要指在工业、商业领域从事经济管理、生产服务的不同阶层和群体,主要包括工人阶级及新兴阶层。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作为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是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理应为大众化的直接对象。目前,工人阶级队伍扩大,成分复杂,观念多元。通过大众化启发工人阶级自我意识,牢固树立主人翁思想,对增强党的阶段基础、完成现阶段的宏伟目标和自身历史使命至关重要。新兴阶层代表不同的利益取向,流动分散性强,地位差异性大,职业变动频繁,思想活动选择方式的多种性、独立性和随意性增强,世界观、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向,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中击。大众化对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意义重大。第四,边缘层。主要是农民阶层。作为小农生产者,在现阶段,其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都比较底。面对多元思想观念和全球化的冲击挑战,部分农民对社会主义产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了迷茫、淡漠、动摇、甚至出现信仰危机,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农民的生存现状和文化水平决定了对理论需求和接受程度比较低,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弱势地位降低了理论教育宣传的成效,加上作为教育主体的基层干部理论文化水平偏低,缺乏专职教育队伍和硬件条件的支撑。他们是大众化最薄弱同时也是更需要关注的部分。第五,辐射层。主要是持非马克思主义的不同信仰者,包括各民主党派和宗教信仰者。各民主党派作为独立政党,应该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以保持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不同宗教信仰者是有神论者,在世界观上与中国共产党的无神论是对立的。大众化要包容尊重思想信仰差异,在坚持党的领导,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主义的旗帜下把他们团结起来。当然,上述的层次性划分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不能囊括和涵盖所有的大众化对象,角度不同,标准不同,划分的层次就会有所不同。

2 大众化目标要求的层次性。大众化接受主体的层次性决定了大众化目标要求的层次性。第一,核心层一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坚定的政治信仰。大众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使全体党员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自觉实践者。党员和干部应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坚定的政治信仰。中央委员和省部级领导还要认真研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认识世界,带头探索回答重大理论问题,创造性的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党员干部的世界观和坚定的政治信仰,成为行动指南,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国家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第二,关键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青年学生的要求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特征、肩负的使命和全球化时代提出的挑战。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占领他们的思想阵地。通过学校“两课”教学对他们进行系统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其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和形成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基本层——在包容多样化思想价值观念和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中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于新兴阶层,适合提出广泛性要求。大众化要求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及时了解理解我党的创新理论,爱国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前提下,参与市场的合法竞争,勤劳致富。在包容多样性的价值观念的同时,坚持一元化指导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力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对工人阶级则要有先进性要求,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最终谋求自身解放,完成历史使命的思想武器。第四,边缘层——以利益和政策为导向理解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民更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主要以利益认同为主。因此,让农民在看得见的实际利益中认同拥护党的领导,通过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接受党的方针政策,在生产实践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政策层面及其利益满足来克服对社会主义迷茫、淡漠和动摇甚至排斥的倾向,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为建设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第五,辐射层——在尊重思想独立和信仰自由的基础上扩大政治共识。对于民主党派,大众化目标要突出政党性。大众化应当引导其指导思想在原则上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吻合,不断地扩大政治共识和认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认同并自觉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