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Word含答案)写作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8 8:02: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写作

1.(2017届安徽屯溪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

韋。 (60分)

在非洲一些国家的公园里,许多游客为了安全,常常坐在一个有铁笼子的大车棚里观赏风景。车外是一群凶猛威武的野生动物。如果没有这个笼子的保护,恐怕游客会被这些凶猛的动物所伤害。在这么一个特殊的环境里,要么将伤人的猛兽关进笼子里,要么将游人放在笼子里,否则,必有一方受到伤害。

这个“笼子”会引起你怎样的联想?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

少于800字。 【答案】

请不要跳出这个“圈子”

时下,许多动物园开辟了?人在笼中赏动物?业务,只要游人不擅自打开?笼子?,就能亲近自然。当然,也有不少游人因各种原因走出?笼子?,结果发生意外。自然如此,社会亦如此。《西游记》中,孙悟空用金箍棒在地上画了个?圈?来保护唐僧、八戒和沙和尚,但他们不能经受白骨精的诱惑,跳出了?圈子?,结果是几乎丧命。

这有形的?笼子?,无形的?圈子?,其实就是规则、规矩。

规则,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波兰作家莱蒙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事实确实如此。众所周知,德国人最讲规则,一位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曾讲过一个故事:中国某企业引进一批德国设备,装配说明书上写明某处螺钉要拧七圈半。中国技工实际装配时有时拧七圈,有时拧八?1?7?1?7.认为两种做法的紧固程度差不多。德国人说那不行,规定七圈半就得七圈半。这是德国本土设备装配长期总结的最佳紧固度。这名德国职教专家随后很认真地强调,这正是德国职业教育要让学徒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可见德国人的规则意识极强。至今,德国人还是这样,一位留德学生说,他从未看到过一辆闯红灯的车,即使在深更半夜街上空无一人,德国人依旧沿着横行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也许有人认为德国人?刻板固执?,其实,正因为德国人?不越雷池一步?,才使得他们国家屡次浴火重生。

也许有人认为,大的规则当然要遵守,小的规则不妨马虎一点。谬矣!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必须在?圈子?里。美国作家马克?9?9吐温说:?你挣得了安适的睡眠,你就会睡得好;你挣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饭就会吃得很香。这儿的情形和人间是一样的――你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挣一样东西,然后才能享受它。?据报载,一位日本母亲携子上了高速公路,碰上堵车,大家都把车停下等着。这时小孩内急,但也在车上忍着,结果湿了裤子。因为日本法律规定,任何人不能在高速公路上下车。这虽是一件小事,但不挑战规则,则反映了人的素质。反观一些人,心中没有规则,行动没有规矩,到泰国旅游时在别人的面盆里洗脚,到香港旅游时在街道上让孩子小便,出境旅游时在景点刻上?到此一游?……素质低下,缘于屡屡跳出?圈子?。

当前,一些不守?规矩?、敢于?逾矩?的官员纷纷被曝光:一副市长欲壑难填,贪腐六亿多元;一董事长假公济私,让企业买公务机;一厅长权力寻租,收下陌生老板的献金……他们为什么如此胆大妄为?是因为心中没有规矩这个?圈子?。事实上,如果我们每个人遵守规律,凡事讲规矩,不越雷池一步,就一定能出现孙悟空所说的场景:?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凭他甚么虎豹狼虫,妖魔鬼怪,俱莫敢近。? 【解析】

试题分析:写作以“笼子”为话题的作文,不能囿于“笼子”的本义,而应把“笼子”

置于特定的时代背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

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1.关于时评。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 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文章样式。它的特点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 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2.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3.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2.评论一般可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

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

2.(2017届福建三明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一条?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的帖子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称?原本残缺的垛口墙等都被抹平了,野性十足的长城成了被硬化的‘路面’。这种修葺,还不如不修,简直比破坏还可怕。?针对质疑,当地文物部门回应称,长城是国宝,此次修缮长城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复,每一步都符合规定。

山西泽州因挖300万吨煤拆掉被称为?活化石?的明清古村,河南新郑因新型社区建设拆古建筑群,陕西韩城以?保护改造?为名拆古民居,云南大理因国道扩建拆古城墙,广东惠州明城墙因丧失防洪功能被拆。

修缮的长城“合规”却为何引发网友吐槽?古建筑不合时宜被拆又为何让人扼腕叹息?请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保护文化遗产

中国的文化深邃而精深,源远而流长,我们要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让子孙后代享受这些文化遗产。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每个官兵都在读中国的《孙子兵法》。或许,有人疑惑,一个科技如此强大的军队,为何需要《孙子兵法》呢?其实不然,这正体现了《孙子兵法》的价值。美国人接受了《孙子兵法》的价值,并懂得引进和运用,而作为中国人自己是否更应该去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接受古人的熏陶,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呢?

唐朝时期的中国可以称得上是历史的鼎盛时期,其中重要的便是中西文化的交流。而清朝时期中国闭关自守,使中国与西方先进社会的差距越来越大,并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令中国人引以为荣的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和火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用来测风水和做鞭炮、爆竹;而西方人却用指南针确定航向周游世界甚至侵略中国,用火药做炮弹、子弹击垮清朝政府自认为坚不可破的城墙,并盗取中国珍贵文化遗产。于是,变出现了现在,圆明园兽首在海外拍卖的事件。因此,对本国文化过分自信是不可取的。一个小偷,竟然可以这样公开拍卖他曾犯下的罪行,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现代的青年人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抱以鄙视的态度,很多人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热衷于美国大片,盲目追赶时髦,追求外国名牌,总认为外国的东西才是好的。也许外国的一些东西确实好,一些科技确实比我们先进,如果是好的东西,我们就应该学习,而不是盲目的追崇。俞敏洪说:?你是一只猪,不要因为贴了一只时髦的标签就以为自己不是猪了?。因此,盲目的推崇外国文化也是不可取的。很多年轻人痴迷于日剧.韩剧,而韩国却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申请成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小学生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难道说,以后我们吃粽子的时候,要告诉我们的后代,这是韩国的节日吗?

中国的文化深邃而精深,源远而流长。儒、道、墨、法、兵……虽然立场不同,却不曾相互诋毁和排斥,每个学派各抒己见。《诗经》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待人处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的文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郑和七次下西洋到现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想要孤立的存在于这个世界,这将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有义务好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那些并未了解的文化,应丢弃戒备之心,尝试接纳和吸收其中的精华,将中国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享受祖先留给他们的文化财富。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