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6:03: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再认识(一)第63和64页内容。 教材分析:

分数的再认识(一)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的第1课时的内容,是在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继续学习分数的基础,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所以这节课既要对以前的知识的重点回顾,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本节课结合教材种问题串的设计,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对分数的再认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及交流中进一步理解分数,有层次地推进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能够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但整个四年级没有安排分数知识的学习,到了五年级,学生再次认识分数,此时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有一定的难度,分数意义范畴扩展并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对他们而言,分数的意义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教学中要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直观、操作中展开充分的交流,主动探索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概念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在说一说、画一画3/4表示什么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

2.在已知一个图形的1/4,画出原图形以及拿笔的情景中,进一步理解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数感,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体会分数意义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数的本质是表示多少,分数也不例外,但还必须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展示台、分给各小组的不同数量的铅笔、数学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概念

1.出示三组涂有阴影的不同的图形,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结合图形说一说为什么都是1/4?

3.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表示同一个分数的意义,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情形。一是单个图形表示分数的意义,二是多个图形表示分数的意义,三是多组图形表示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利用学生已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1/4的不同表现情形,感知分数意义。】 (二)活动探究,理解概念 1.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活动一:3/4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画一画。

⑴启发结合上面复习思考:能表示出3/4吗?想一想,尝试画一画。 ⑵展示有代表性的三个例子,请学生解释为什么是3/4。

⑶对比三组图形,思考:三组图形各不相同,但都可以表示出同一个分数3/4,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整体是哪种情形,单个图形、一组图形还是多组图形,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3份就可以用3/4来表示。

⑷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5)加深理解:说一说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①一张报纸的1/4版面用于广告宣传。 ②我们班有1/4的男生喜欢打篮球。

③有专家指出,取消塑料袋无偿供应,全国塑料袋使用量可减少2/3.

【设计意图:在复习过1/4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展示对比不同的画法,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从而再次理解分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