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2课冷战的开始学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3:53: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2课 冷战的开始

[学习目标]

1.结合当时的背景分析美苏盟友关系破裂的原因。 2.探讨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及二者的关系。 3.简述苏联的对抗措施。

4.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一、盟友关系的破裂 1.冷战的背景

(1)反法西斯战争结束,苏联和西方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剧,盟友关系破裂。

(2)战后,美国野心膨胀,欲称霸世界,为限制苏联的“扩张”,美国制定了“遏制战略”。 (3)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

2.冷战的含义:指二战后在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

1.政治: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① (1)提出:1947年,杜鲁门总统提出。

(2)影响: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2.经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②

(1)战后初期,西欧各国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并由此引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涨。 (2)实施: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1948年开始执行。 (3)影响

①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

②美国借此把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与维护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3.军事:北约组织的建立┄┄┄┄┄┄┄┄③

(1)建立:1949年4月,美、英等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规定实行集体防御。

(2)影响:使美国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包围圈,使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线,是其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三、苏联的对抗措施

1.政治:1947年9月,成立情报局,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作用,苏联也通过它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

2.经济:1949年1月,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④

3.军事:1955年5月,成立华约组织,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 四、第一次柏林危机 1.原因

(1)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2)随着美苏冷战的激化,美、英与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激化。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

2.概况

(1)1948年6月,美、英、法宣布在西占区实行单方面的币制改革。

(2)苏联立即在苏占区实行币制改革,随后封锁柏林,切断西占区与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引发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3.影响:柏林危机加快了德国分裂,西占区与东占区分别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4.冷战的影响┄┄┄┄┄┄┄┄⑤

(1)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

(2)美国在冷战中更多地采取主动,使冷战局面不断升级,导致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3)双方在争夺的重点地区欧洲并没有兵戎相见,但在世界其他地区局部热战并未避免。 (4)美苏冷战导致了双方的激烈对抗,造成了国际的紧张局势和世界的动荡不安。 ①[思考] 苏联《消息报》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的扩张政策”。苏联《消息报》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提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与苏联合作,是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它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从此,美国走出孤立主义,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争夺世界霸权。

[点拨] 战后美国采取冷战的方式遏制共产主义,而不是采取战争手段,体现了战后世界人民的和平思潮和反战思想,更重要的是双方势均力敌,都拥有核武器,不敢贸然开战。

②[点拨]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主观上都是为了推行霸权主义,客观上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秩序,为欧洲的恢复重建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思考] 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我认为,那种以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和俄国人坐下来解决问题的想法是错误的。只有当西方具备了坚不可摧实力的时候,斯大林才会

来听听美国的谈判条件是什么。”

材料体现艾奇逊观点的事件是什么? 提示: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④[点拨] 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以来,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打破西方经济封锁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受到苏联的控制,苏联与其他成员国之间关系存在一定的矛盾和斗争。

⑤[点拨] 冷战对峙,使世界经济被人为地按照社会制度的差异分割成几个封闭的经济体系,阻碍了全球范围内的互通互利,世界性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

[小结] 冷战政策的主要特点

(1)政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力量对立。 (2)经济: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 (3)军事:两大集团激烈对抗。

(4)意识形态: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

主题一

[核心必记]

1.性质

(1)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 (2)冷战又不单纯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因为即使没有社会制度的原因,对峙也不能避免。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苏联希望自己的西邻是同它友好合作的国家,而西方也绝对不会因为东方是一个彼得大帝的俄国而放弃同它的争夺。

2.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美苏长期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都不敢轻易动武,在战后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美苏两强竞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2)消极影响

冷战的性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