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7 19:32: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中高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汉字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基石,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所在。识字、写字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高年级就可以轻视识字教学。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逐步向文本内容和意蕴转换的同时,教师也要关注识字教学,在寻根究底中还原本真,在拆组构建中丰富意蕴,在学生错误中因势点拨,更好地从语音、语义的视角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益。

一、在寻根究底中还原本真

汉字从创建过渡到现在,经历历史长河的洗礼,是绝对固定与严谨的。因此汉字教学也务必严谨,来不得半点马虎,任何一种多少一点、长短一点都无所谓的态度都是汉字教学所摒弃的。

例如在教学《少年王冕》一文中,“冕”字上方很多文都认为是一个“曰”,其实下面的两横与外框都不相接。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记住这一点呢?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教学:“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三个孪生兄弟,他们分别是――”,教师出示“日、曰”和“冕”上面的部件,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日”字瘦长,“曰”字宽扁,“冕”字上方这个两横都不外接。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关注与“帽”字的

相似之处,并在理解“帽”字义的基础上指出:“冕”原来也是帽子的意思,而且是官帽。随后,教师为学生拓展补充了“卫冕”“无冕之王”“加冕”等词语;最后,教师再次强调“冕”字的字形写法。

纵观整个教学片断,笔者先是通过形近字的对比观察,夯实了学生对教学字形的感性认知;然后,激活学生原始的经验积累,找准与“帽”字之间的联系,从意蕴层面让学生了解字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置;最后教师通过词语拓展,丰厚了学生的感性认知,让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整个过程,学生据字明理,听得兴趣盎然。在这样的教学中,汉字已经不再是一个僵硬的文字符号,而是一个富有生命气息的文化因子。只有寻根溯源,找到汉字原始的根,学生才能快乐掌握汉字、了解汉字。 二、在拆组构建中丰富意蕴

汉字的构造方法多种多样,一般而言有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方法。而除了少量的独体字之外,汉字更多的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汉字教学就可以根据这一构字特点,引领学生在拆分中组合,在组合中拆分,将学生的关注力从一个汉字向一类汉字转移,促进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

例如在教学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教师教学伊始,就直接在黑板上板书“廿”,告诉学生这个字念

“niàn”,课题中的“二十七日”,就可以说成是“廿七”,让学生会读其音,并了解其义;随后,教师在这个汉字周围又增添了几个点,演变成了“庶”,这个字就有了更多、广泛的意思,有学生指出这个读shù,并能组词“庶民”“富庶”;紧接着,教师要让这个汉字走起来,随手为其添加了“之”部首,学生一眼看出这是本课的生字。教师在引导学生识记字音之后,通过动作的方式引领学生分别组词:“遮面”“遮挡”“遮盖”……最后,教师强调了“遮”字书写时的注意点:“广”盖头、“之”托住底,部件紧扣不分离。

整个教学,教师在拆合过程中将汉字教学变得意蕴盎生。从“廿”到“庶”再到“遮”,让学生在字形板块的糅合中感知其内在含义,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使得枯燥的汉字变得趣味十足,一个汉字牵动了三个生字的学习,可谓效率极高。 三、在学生错误中因势点拨

接受心理学认为,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得越多,留在思维意识中的痕迹也就越丰富。在整个过程中,即便学生遭受到什么错误,也会让学生获益良多。这对于汉字教学而言,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在教学汉字时,尤其是针对一些较难掌握的汉字,教师不妨就让学生经历一些错误,让学生在顿悟之后形成鲜明的认知,形成终生难忘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雾凇》一文时,其中课题中的“凇”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