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考文言文课文18个虚词复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5:00: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年浙江学考文言18个虚词

1、而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表转折,但是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表转折,却 ) 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 ,和) 水浅而舟大也( 表并列,而且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承接,那么) 人非生而知之者( 表承接,就 ) 耳得之而为声( 表承接,就 ) 化而为鸟( 表承接,接着 ) 扣舷而歌之( 表修饰 ) 客喜而笑( 表修饰 )

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不译 ) 弃甲曳兵而走(表修饰,不译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并且或者而且 )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表目的,来 ) 赂秦而力亏( 表因果,因而 ) 而母立于兹( 通“尔”,你的 )

2、何

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为什么,表反问 )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怎么样,与“如”“奈”等组成固定结构 )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怎么,与“如”“奈”等组成固定结构)

客何为者?( 代词,谁 ) 而又何羡乎!( 什么 )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什么 ) 何为其然也?( 什么 ) 何厌之有?(什么 ) 何以知之?( 什么 ) 之二虫又何知!( 什么 ) 大王来何操( 什么 )

徐公何能及君也( 怎么,哪里,表反问 ) 开国何茫然(多么,表程度 )

3、乃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反而 ) 今君乃亡赵走燕( 竟然,却 ) 而后乃今培风( 才 )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才 )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才 )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就 )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于是,就 )

1

乃设九宾礼于庭( 于是,就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于是,就 ) 威武不能屈,此乃大丈夫也( 是,表判断 )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的 )

无乃而是过与( 与“无”连用,表猜测,译为“恐怕”)

4、其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或许、恐怕,表揣测语气 )

其可怪也欤!( 难道、怎么,表反问语气 )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还是,表商量语气 )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或许---或许---)(是—还是--,表选择)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代词,他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代词,他们 )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代词,自己的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代词,他们的 ) 余嘉其能行古道( 代词,他 )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代词,代大鹏 )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代词,它的,代获得的土地 ) 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我的,自己的)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这、这件事,表近指 )

奚以知其然也?(代词, 他们,即“小知”“小年”)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代词,那些 ,表远指)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代词,那、那个,表远指)

5、且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且夫”句首发语词,引出议论)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 将要,副词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将要,副词 )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将要 ) 彼且奚适也?( 将要,副词) 犹且从师而问焉( 还,表让步 )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尚且,表让步 ) 彼且恶乎待哉!(还,表让步 )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而且,表递进) 且相如素贱人( 况且,表递进 )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而且 )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而且 )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而且,表并列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而且 )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而且 ,表承接)

6、若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似 )

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比得上 )

其翼若垂天之云( 像 )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像 ) 若夫乘天地之正( 如果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像) 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像 )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如果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如果 )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你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 )

7、所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连用,用来…) 纵一苇之所如( 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的地方)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所结构,表被动,介词 )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的事物、情况、地方等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的地方 )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结构助词,“所谓”就是所说的… )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的地方 )

及其所之既倦(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的事物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结构,表被动,介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代词,…的地方,表处所)

8、为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表被动) 何辞为?( 句末语气词,呢)

2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句末语气词,呢 )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因为 ) 谁为(替,给 )大王为( 设计、献出 )此计者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替,给 )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替、给 ) 水为之而寒于水。( 凝结,形成 ) 邯郸为郡( 成为 ) 其名为鲲( 叫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是 )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是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是 )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写 )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弹奏 )

9、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

置杯焉则胶(兼词,相当于“于之”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表状态,…的样子 ) 焉用亡郑以陪邻( 哪里,怎么,疑问副词,表反问 )

犹且从师而问焉( 代词,他 ) 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句末语气词 )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句末语气词 ) 或师焉,或不焉(句末语气词 ) 圣心备焉。( 句末语气词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句末语气词 )

10、以

洎牧以谗诛( 因为 ) 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因为 ) 臣以险衅( 因为 )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因为 )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因为 )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因为 )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认为,动词)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用)

至丹以荆卿为计( 用 ) 王好战,请以战喻( 用 ) 树之以桑( 用 )

猥以微贱( 凭借…的身份)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凭借 )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凭 ) 以五十步笑百步( 凭 ) 去以六月息者也( 凭 ) 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 ) 作《师说》以贻之。( 来 ) 谨拜表以闻( 来 ) 亦足以畅叙幽情( 来 ) 斧斤以时入山林( 按照 ) 引以为流觞曲水( 把 )

挟飞仙以遨游( 相当于“而”,表修饰 ) 醉则更相枕以卧( 相当于“而”,表修饰) 越国以鄙远( 来,相当于“而”,表目的) 无以成江海( 没有用来…(的办法) ) 无以终余年(没有用来…(的办法) )

11、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通过,经由 )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于是,就 )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于是,就 ) 因坐法华西亭( 因为,由于 )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凭借、依靠)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凭借 )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趁机 )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趁机 ) 不如因善遇之( 趁机 ) 因击沛公于坐( 趁机 )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趁机 )

12、于

不拘于时( 被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 ) 取之于( 从…中 )蓝而青于( 比 )蓝 学于余( 向 )

故燕王欲结于君( 和,同,跟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对于 )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对 ) 亦将有感于斯文( 对 ) 急于星火( 比 ) 师不必贤于弟子( 比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在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在 ) 徘徊于斗牛之间( 在 ) 于是饮酒乐甚( 在 ) 不能喻之于怀( 在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在 )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到 ) 移其粟于河内( 到 ) 终期于尽( 归于,到 )

善假于物也。( 引出动作对象,可不译 ) 至于成立( “至于”解释为“到了”,“于”无实义 )

13、与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跟、和、同) 相如闻,不肯与会。(跟、和、同) 彼与彼年相若也(跟、和、同 ) 苏子与客泛舟(跟、和、同) 夫人之相与( 交往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亲附 ) 失其所与,不知( 结交,联合,结盟) 则与斗卮酒( 给,赐予) 无乃尔是过与(通“欤”,语气词) 相与枕藉乎舟中( 相互 )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跟…相比,谁更…)

14、则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却,表转折 )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 但是,表转折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那么,表承接 )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那么,表因果)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那么,表假设)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是 )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或许 )

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 或许,如果 ) 金就砺则利( 就,表承接) 则群聚而笑之( 就,表承接 )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就,表承接 )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就,表承接)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那 ) 《论语》六则( 篇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