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26: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构建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这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构建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建立拒腐防变教育领导机制。领导机制是拒腐防变教育工作的重要机制,只有建立了领导机制,拒腐防变教育才能发挥“纲举目张”的作用。一是建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会议和工作例会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将拒腐防变教育工作纳入党委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部署,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纳入对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奖惩等各环节之中;三是根据上级纪检监察宣教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年度教育计划,并进行任务分解,逐项抓好落实。

建立拒腐防变教育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是拒腐防变教育工作非常关键的机制。只有建立起操作性强的制度,才能保障教育任务落到实处。一是教育内容制度化。要把反腐倡廉理论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定期安排专题学习。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的教育计划,编写教材,保证课时;纳入公务员应知应会知识学习测试的范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规范。对新任职的领导干部进行廉政培训,党政主要负责人定期讲廉政党课;二是教育形式制度化。就是把廉政培训、廉政谈话、廉政提醒、廉政承诺、述职述廉等制度规范起来,采取先进典型示范教育与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比如把信访、办案、审理的过程作为反腐倡廉教育的过程。在受理信访过程中,既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又要宣传党的反腐倡廉方针、政策,使信访人相信各级党组织会妥善解决信访问题;三是工作考核制度化。年初把教育任务、目标进行量化、细化,把教育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年底进行严格验收,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激励,形成制度,进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建立拒腐防变教育依托机制。依托载体,是搞好拒腐防变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一是以教育基地为依托。教育基地可分为反腐倡廉理论教育基地、反腐倡廉示范教育基地、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优良传统教育基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教育基地等多种类型;二是以媒体专栏为依托。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开设廉政专栏或专题节目,坚持和完善纪检监察机关新闻发言人制度、向党外人士通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制度,加强对热点问题的引导;三是以互联网站为依托。运用科技手段,搭建宣教平台,依托互联网,开设市长热线、市长短信、连线网民等栏目,建立廉政网站,开设反腐倡廉网页、专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利用移动通讯短信平台,在重要节假日期间,及时向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等。 建立拒腐防变教育活动机制。开展拒腐防变教育活动是整个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和进农村,建立起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机制。

机关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等,不断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政勤政意识;社区要以“清风家园”为主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家庭要以“廉洁家园”为主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助廉教育活动;学校要以“崇廉尚洁”为主题,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企业要以“诚信廉洁、依法经营”为主题,把廉政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促进企业领导人员和广大员工依法经营、廉洁从业;农村要以“廉洁乡风”为主题,结合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