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汀州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19:44: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11月1日零时登记的常住人口各县(市、区)的分布情况:莲都区45.14万、青田县33.65万、缙云县35.89万、遂昌县19.02万、松阳县18.51万、云和县11.16万、庆元县14.15万、景宁县10.71万、龙泉市23.46万。如果按此比例计算,现丽水市内“汀州人”后裔可达31万人。我们目前无法求证该数据的真实性,有待进一步核实。在紧水滩电厂未建之前,云和县的金村、朱村、大源、赤石、库北乡接近于纯“汀州人”后裔。1980-1984年,紧水滩库区外迁移民10711人。1993年,乡镇合并后,朱村乡2121户,7033人;大源乡1003户,3849人;赤石乡1825户,6869人。如认为上述三个乡的“非汀州人”与其它乡镇零星的“汀州人”相同,云和县县境内的“汀州人”后裔应当在2.85万人,与曹树基先生的估测基本相近。

四、客家精神

美国学者韩廷敦在《种族的特性》中说:“客家人这族是中华民族的精华”。华侨企业家胡文虎先生将客家精神归纳为四点:一是刻苦耐劳之精神;二是刚强弘毅之精神;三是劬勤创业之精神;四是团结奋斗之精神。客家精神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客家民系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客家精神是汉民族中最具特色的一种精神。

客家传承了中原文化古风,渗透了客家先民在南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结合了客家先民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所经历的磨炼,同

21

时融入了南方土著的文化精华,通过漫长的历史整合、兼容、同化、改造、创新,逐步形成了令世人为之瞩目的客家精神,并于其后裔之中以基因遗传。

中原汉族在黄帝开国以后,在中原大地形成并最后居主导地位。黄帝组织生产了许多交通、作战、劳动工具,军事力量得到迅速提升,并与炎帝部落联盟,从此炎、黄二帝成了中原大地真正的领袖,其他部落纷纷投奔,最后统一了中原各部落,并创建了龙文化。中原汉人最突出的个性是粗犷、勇敢、刚强、好学、耐劳、尊祖先、敬神灵、重道义、爱家乡。美国传教士肯贝尔在《客家源流与迁徙》中写到:“客人确实是中华民族最显著、最坚强有力的一派,他们的南迁是不愿屈辱于异族的统治。由于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所以养成他们爱国家、爱种族的心理……”从西晋末年开始,中原大地战乱纷飞,中原汉族人为了不屈辱于异族的统治,为了使种族得到延续,舍弃了自己的家园,历经千辛万苦向南方迁徙,从此拉开了客家民系形成的序幕。

在南迁的历程中,为适应新的环境,寻找理想之地重建家园,这些客家先民经受过了无比艰辛的战乱、伤病、天灾、饥饿等考验。他们在跋山涉水的艰难环境中求生存,同时又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推陈纳新,从而促使了这些南迁汉民的素质比原族群的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磨炼出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追求理想、勇于开拓、吃苦耐劳的品质,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美国天主教神父拜

22

尔德耳著的《客话易通》与《客话浅说》两书中曾写到:“客家祖先历经变乱,流离转徙,老弱已淘汰,存者较属少壮,此乃中华民族之精华,有如牛乳中之乳酪一般。彼等将其刻苦耐劳等优良经验传与子孙,因此,现有客家人均具有一种聪颖坚强之特性,求知欲因亦随之发达。”

南迁的客家先民渡过长江之后,进入了赣南及周边地区定居。这些区域非常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客家先民在这里依山傍水、建村立寨、刀耕火种、繁衍生息,开创新的家园。在这一过程中,使这些人又增加了勤俭节约、刻苦好学、勇往直前、救贫帮困、尊老爱幼、尚武自卫的良好素质。同时由于他们远离故土,对中原大地有一种深深眷恋,又使他们形成了热爱家乡、尊祖敬宗的情结。

客家人早期主要居住在赣、闽、粤的交汇地带,在周代以前,这一区域内无汉人居住,古时称为“百越之地”。境内原土著居民为畲族和瑶族,大多数土著人非常乐意接纳远方的来客,中原汉人为了在这块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有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也体现了入乡随俗的胸怀,乐于与当地土著人和平共处。中原汉人与当地土著人之间慢慢产生了较密切的交往,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相互兼容、相互同化、相互融合,最终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精神。

23

(图: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的叶剑英纪念馆) 本文以不完全归纳,强调六个方面的客家精神。

硬骨头精神。客家人不屈不挠,执着有为,坚守民族气节,为正义而视死如归。他们吃苦耐劳,“逢山必有客、有客必住山”,客家先民在扎根山区、艰苦创业中,历尽艰难险阻,锻炼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勇于开拓,客家人历经五次大迁徙,18世纪末又远渡南洋,全球繁衍了5500万客家人后裔,许多人成为一方巨富。

强烈的民族意识。数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许多革命运动和客家人密切相关。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革命,震撼了清廷的统治根基。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中,一批客家人如朱德、叶剑英、杨成武、肖华等成为革命中坚、驰名将帅。

24

溯本思源的潜识。许多客家人虽身在异邦,但始终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时刻想念祖宗之地,教导子女溯本思源、寻根问祖、兜好香火,永远不忘祖籍与祖宗。迁徙浙江的客家人,至今都记得自己发源于中原的堂号、郡图,并镌刻于老屋之门楣。

克勤克俭。为建设新家园,客家人勤劳俭朴,形成了克勤克俭的基本思想,在许多姓氏的家训之中,可见一斑。

精诚团结。客家人是汉民族的支系,在长期辗转、艰苦开拓的过程中,互助互爱,形成了精诚团结的优良传统。世界各地都有客家同乡会、崇正会。近年来,五洲四海客家乡贤,携手举办了多次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同根、同源、同心、同德,敦亲睦族,全球客家大团聚、大联谊,增进了亲情、乡谊,促进了客属团结,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崇文重教。客家人是中国最重视子女品德和文化教育的族群。客家地区多半是文化之乡,名人辈出,这与客家人崇尚文化、重教兴学有关。他们发奋读书,攀登科学高峰,成为优秀科技人才和精英,如当代文豪郭沫若、桥梁专家李国豪、数学奇才丘成桐等。

五、汀州文化

何谓文化,迄今无准确之定义,因此,它是一个包罗万象、非常广泛的概念。这里仅狭义地指浙西南“汀州人”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之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