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5:14: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接受美学范式下的中国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探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课标的形式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其中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定义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1]由此可见,新课标对审美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具备鉴赏美的能力,还需要具备创造美的能力。
当前,语文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回归传统的热潮,古诗词在语文教材中占据的比例大幅提高。在语文课程与教材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认同,推进古典诗歌有效性教学,成为语文教育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接受美学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契机。“走向读者”是接受美学理论的根本特征,其观点认为文学接受的主体是读者,主张站在读者中心论的视角下解读文本,符合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教育理念。接受美学关注读者的“期待视野”,强调阅读经验的激发与运用。后来伊赛尔提出文本的“召唤结构”,要求读者与文本对话,发掘文本的“空白”。 一、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
何谓“期待视野”?德国姚斯将“期待视野”的定义为:
“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2]学生作为社会人,自出生起,就接受所处社会环境的熏陶,必然会打上社会的烙印,同时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学生的思维认知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因此他们在阅读文本时会受到“既定心理图式”的影响,也即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先入为主”,带入自己潜在的认知和情感。?种“潜理解”的视野越开阔,阅读的审美体验也会越独到。那么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呢?
(一)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意象化建构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即“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3]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的平常之景在诗人眼里往往是重要的创作素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意思是用自己的视角、观点去看待自然生活中的事物,事物都会沾染上自己的主观色彩。如果教师引导学生用心体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万事万物,根据事物的外在形象、存在状态、生长习性、出现时节等特点,与人生境遇相观照,形成对客观事物诗意化的认知图式,那么学生在阅读诗歌时接触到特定的物象,将会自然而然地将物象升华为意象,体会诗歌的“兴味”与“寄托”。例如,诗歌中出现梅花,往往象征着凌霜傲雪的坚强意志;出现莲,往往寄寓着“出淤泥而不染”
的高洁品性;出现松柏,往往昭示着不罹凝寒的铮铮铁骨。这些都是诗人对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审美体验进行积淀与总结的结果。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一经产生,其内在意蕴往往具有相对的固定性,即同一物象出现于不同的诗歌中,其意象往往具有相通性。所以,教师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建构起“物象――意象”的分类体系,这样学生在阅读其他诗歌时将会触类旁通,从已建立的意象概念图式中提取关键信息,促成诗歌鉴赏。 (二)鼓励学生对古典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
诗歌的语言具有高度凝练性,因而在意蕴上容易产生“空白”和“未定点”,有待读者发挥主观情智去加以填充和阐释。“诗无达诂”是中国诗学解释学一个重要的理论,意即诗歌一成不变的解释,不同读者对同一诗歌文本的解读“见仁见智”,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为诗歌审美鉴赏的差异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契机。“言意之辩”是中国诗学领域一个重要的命题,其中“言不尽意”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论调,持该论调者认为诗歌的语言往往不能穷尽诗歌的意义,其意蕴具有潜在性,需要读者透过语言表象去发掘和领悟,发挥与再创造。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不少诗歌因其语言的模糊性造成了主题的多义性,学术界经过长期争鸣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这就为读者进行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提供了空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不同的学生个体具有不同的生命体验,因此他们在阅读时所持的期待视野也会不一样。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诗歌进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