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6课《三峡》教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3:24: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26课 《三峡》教学案

教与学目标:

1、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 2、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3、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

4、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与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品味语言,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与学难点:

对“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等句子的理解。 教与学方法:自由品读――合作讨论――探究提升 教与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航

1、 闯生字关(读对、写会下列黑体字。优秀学生领读、抽学生读)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

至于夏水襄( )陵,沿溯( )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 )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 )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文学常识(收集郦道元的有关资料,上课交流)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文章油然而生。这节课我们跟随郦道元去领略《三峡》风光。

朗读:(温馨提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 学生自读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 2、 同桌抽读(及时纠正彼此的错误) 3、 小组自选形式朗读(调动朗读的积极性)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1段,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段,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段,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第4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二)掌握重点文言词(生背熟下列文言词,并检查)

1、略无( )2、阙( )3、重岩叠嶂( )

4、亭午( )5、夜分( )6、曦( )7、襄( )8、沿( )9、溯( )10、奔( )11、疾( )12、素湍( ) 13、回清( )14、绝山献( )15、飞漱( ) 16、清荣峻茂( )17、属引( ) 学生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自译全文 1、(圈画自己不懂的字、词、句) 2、小组共同研究解决疑难

3、集体解决疑难,教师强调并引导学生善于积累一词多义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属:属引凄异 ( )

自非亭午夜分 (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或:或王命急宣 ( ) 绝:哀转久绝 ( )

或以钱币乞之 ( ) 绝山献多生怪柏 ( ) 良( )虽( )阙( ) 4、 抽生翻译课文(优秀者译,供参考)

(三)尝试背诵课文,并抽测 三、课堂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阙处(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 御风( ) 素湍( ) 怪柏( ) 飞漱( ) 属引( ) 绝巘( ) 3.三峡具体指哪三峡?

4.用现代汉语写出“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意思。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 );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 )。 (提示:从视角的角度。)

6.根据文中内容,说说文章以“三峡”为题的意思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人认为三峡壮美,有人却说三峡秀美,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8.最后一句诗写出了渔者怎样的生活? 。

四、作业 1、 背诵课文

2、 预习第二课时的内容 五、学后记: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