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氨 硝酸 硫酸同步测试卷有答案精品教育.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32: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氨 硝酸 硫酸同步测试卷有答案

一、 选择题

1. 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

A.铜和浓硝酸反应 B.铜和稀硝酸反应

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 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

2.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由于浓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①Cu与HNO 3 溶液 ②Cu与FeCl 3 溶液 ③Zn与H 2 SO 4 溶液 ④Fe与HCl溶液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3. 在Cu与浓硝酸反应中,若有1 mol HNO 3 被还原,则发生转移的电子是( )

A.1 mol B.2 mol C.0.5 mol D.0.25 mol

4. 取等物质的量的镁粉和铝粉混合,再将混合物平均分为四份,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3 molL -1 的HCl B.4 molL -1 的HNO 3 C.8 molL -1 NaOH D.18 molL -1 的H 2 SO 4

5. 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A.2 mol B.1 mol C.0.5 mol D.0.25 mol

6. 3.2 g铜与过量硝酸(8 molL -1 ,30 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2

和NO,反应后溶液中含 a mol H + ,则此时溶液中所含NO 为

___________mol( )

A.0.2+ a B.0.1+ a C.0.05+ a D. a

7. 质量为38.4 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22.4 L(标准状况)气体,反应消耗HNO 3 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1 mol B.1.6 mol C.2.2 mol D.2.4 mol

8. 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9. 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质量减少,溶液变蓝,同时有气体产生,此盐应是( )

A.KCl B.K 2 SO 4 C.KNO 3 D.K 2 CO 3

10. 硫酸厂有一辆已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某工人边吸烟边用水冲洗,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下列引起爆炸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 B.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

第 1 页

C.铁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

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

11.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 2 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4 B.1∶5 C.2∶3 D.2∶5

12. 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盐酸 D.浓硝酸 13. 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使石蕊试液变红

B.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 3 ) 2 C.与Na 2 CO 3 反应放出CO 2 气体,生成NaNO 3 D.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 2 SO 4 和NO 2

14. 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硝酸 B.浓硝酸 C.浓硫酸 D.浓盐酸

15. 浓硫酸在使下列物质的转化中,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Cu→CuSO 4 B.C→CO 2 C.FeO→Fe 2 (SO 4 ) 3 D.Fe 2 O 3 →Fe 2 (SO 4 ) 3 二、 填空题

16. 下列实验事实或实验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性质 ? (1)在工业上可用铁槽车或铝槽车运输浓硫酸。____________。 (2)浓硫酸与甲酸(H 2 CO 2 )共热可制备一氧化碳(CO)。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____________。 (4)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____________。 (5)硫酸和碳酸钠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____________。 (6)浓硫酸和NaCl反应可制备HCl。____________。

17.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NO、O 2 、NH 3 、CO 2 、HCl中的两种或几种组成。室温下50 mL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体积减少至40 mL,再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体积减小到20 mL,余下的气体接触空气后立即变色。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气体,其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此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气体,理由是___________。

18. 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 (2)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实验题

19.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 2 ,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 -1 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 反应。 2NO +2NaOH===NaNO +NaNO 2 2 3 2 +H 2 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 依次 是 ___________ 。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 。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20. 如图是A&E五种含氮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A、B、C、D常温下都是气体,且B为红棕色气体。 (1)写出A&E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写出①&⑤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