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归纳:教育的法律法规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09: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6年湖北省《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归纳:教育的法

律法规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__。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形成性评价

2、依照我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教师权利的是。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B: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C: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D: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3、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教育家__。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布卢姆

4、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__。

A.人本主义学派 B.格式塔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

5、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E:重视个别差异

6、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教师应如何来引导学生的注意__ A.激发求知欲 B.唤起先前经验 C.变化教学情境 D.配合学生经验

7、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的过程称为__ A.发现问题 B.提出问题 C.理解问题

D.分解问题

8、学习中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知识的()在理解中的表现。 A:系统化 B:概括化 C:变式 D:比较 E:抽象化

9、____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10、教学过程的结构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检查知识

11、不同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__ A.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B.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准 C.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D.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12、根据考察和探究的中心主题或问题的来源不同,综合课程可分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和“儿童本位综合课程”。“环境教育课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属于()综合课程。 A:“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B:“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C:“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D:“广域课程”

13、以下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是。 A:人的培养功能 B:人口功能 C:政治功能 D:经济功能

14、衡量与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基本依据是() A:教学目标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育目的

1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____ A:意识和能力 B:规则和技能 C:认知策略

D:经验和方法

16、关于教育评价,下面所列举的现象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评价应以事实为准绳、为依据

B:评价的方法应与被评价的对象相适应、相匹配

C:评价的标准与被评价的对象可以不存在直接的、理性的联系 D:各评价标准应是内在连贯的.并得到始终如一的执行 17、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__。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技能型课程

18、王军外出时总是怀疑自己家里的门没上锁,常常要反复检查,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抑郁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焦虑症

19、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20、”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__. A.差异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21、校本课程属于。 A: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B:必修课程 C:选修课程 D:隐性课程

22、个性的调节系统以____为核心。 A:需要 B:动机 C:理想

D:自我意识

23、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班杜拉 C.马斯洛 D.罗杰斯 24、学校教师指导家庭教育时向家长宣传国家教育政策法规,普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提出家教的一般建议和要求,这属于。

A:一般性指导 B:针对性指导 C:分类指导 D:个别指导

25、下列不属于合作学习特点的是() A:互动性 B:平等性 C:合作性 D:情境性

26、__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品德课或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共青团活动 E:班主任工作

2、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该书的编写者是__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

3、学校是社会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所以教育首先是为了达到()的目的。 A:全民教育 B:社区教育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4、《礼记》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下面选项对这句话说明最准确的是()

A: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 B:教师要教会学生知识

C: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D: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 5、品德是__。 A.自然现象 B.生物现象 C.个体现象 D.社会现象

6、讲授技能之所以得到广泛的运用,是由于它具有如下特点__ A.信息传递的单向性 B.知识传授的系统性 C.老师主体的权威性 D.时间运用的高效性

7、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斯滕伯格 B:瑟斯顿 C:吉尔福特 D:加德纳

8、美国学者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施瓦布 D:泰勒

9、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__。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0、下列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是()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1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12、关于直立行走动作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 A:孩子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无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 B:孩子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有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 C:孩子身体动作发展的趋势是翻身、抬头、坐、站、走 D:行走是本能的动作,无有意运动的成分 1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__。 A.组建良好的班集体

B.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指导本班班委、共青团组织工作 D.评定学生操行

14、学生在学习上希望获得好名次,其学习动机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