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探索宇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9:55: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五单元 探索宇宙

单元分析:

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们已经知道了许多有关地球、太阳、月亮、星球的知识,甚至还可以讲出黑洞、超新星爆炸、类星体等科学词汇来。我们都会惊叹学生所接触的信息面之广泛,也会慨叹人类对宇宙奥秘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以至留下如此丰富多彩的智慧成果。

但仅仅停留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层面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思考:探究宇宙的方法一观察、推理与发现,学生了解与体验过吗?这个单元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的基础上,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的建构,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当然,在这一单元中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也是重要的教学日标。 单元目标:

1、科学探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解释;能提出探究获得的大体思路,会查阅书刊和其他信息源。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大胆想象,难以合作交流,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很重要的探索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课时安排:共4课时

20、太阳家族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各种相关资料的交流、模型的构建等活动,让学生比较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对地球有了较深入的研究,知道了地球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之一,太阳系各成员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学生对太阳系的空间观念、太阳系的构成及成员之间的关系等相关内容了解的比较少。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制作太阳家族模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并进行交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大胆形象;愿意合作交流;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3、科学知识:知道太阳系的组成,认识八大行星。 四、教学重点:

1、知道太阳系的组成,认识八大行星。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作假设***解释,能制作太阳家族模型。 五、教学准备:查找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引入对太阳系的研究。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说说我们知道的太阳家族

1、交流有准备——说说我们知道的太阳家族。 2、初步构建新知 (1)师生交流收集资料

(2)通过学生收集的资料交流新知 3、明确恒星、太阳系组成的概念

恒星是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体。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及围绕行星运转的卫星组成。 活动二:探究太阳系

1、太阳系到底有什么呢?学生提出探究问题。

2、选择一、两个或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

3、深入研究,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知道八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

4、交流整理后的资料。

5、进行研究小结,提点课本上的资料卡。 活动三:实践操作(制作太阳系模型)

1、请你根据太阳与各个行星的大小,按比例缩小捏成橡皮泥模型,然后在小组内举起模型,按照太阳与八大行星的距离按比例缩小。最后演示八大行星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的。 2、生动手操作,通过建立模型的活动,加强学生对有关宇宙的感知和理解力。使学生体会到宇宙中的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展示各小组作品并给予评价。 (三)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了解彗星的彗尾是怎样形成的? (四)问题解答 问题一:什么是恒星?

答:恒星是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体。 问题二:太阳系的组成?

答: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及围绕行星运转的卫星组成。

问题三:行星是如何判断的?

答:在太阳系中,凡满足下列三个判断的定义为“行星”:1、绕日运行;2、近似球状;3、轨道清空。

问题四:为什么冥王星不属于行星?

答:冥王星由于其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义,因此被自动降级为“矮行星”。

问题五:彗星的彗尾是怎样形成的?

答: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彗星的主要部分是彗核,它由冰物质及有机化合物和灰尘组成。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彗核中的冰物质升华成气体形成雾状的彗发;彗发中的气体和微尘被太阳风推斥,在背向太阳的那边形成数亿公里的彗尾。彗星远离太阳时,彗尾就逐渐缩短直至消失。

21、神秘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