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 17:33: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反思
作者:郭杰 李敬儒 李京彬 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02期
【摘 要】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高校学生评价的重要手段,在高校评优、评奖等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测评过程中,也存在着测评加分功利性强、测评各部分权重设置僵化、测评结果重排名轻教育等问题,因此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采取有效的测评手段以及对结果的合理应用是摆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反思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提出了改进评定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反思 1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发展现状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评价学生的工具,体现了高校的育人观,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身发展状况的手段。测评结果应用在诸如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选、实习分配、党员发展、升学考试等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事件中,总体上学生对测评是认可的。[1]
测评的构成各高校略有不同,但核心都是将高校认为学生应具备的几大素质设置为一级指标,再细化二级指标甚至更多层级,结合条目的重要性赋予分值,再根据学生对条目的符合度或完成度分级给分,最后各大素质得分求和,得分即是学生的测评成绩。[2]
测评在记实和评议上都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方法和程序,基本已经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由于关系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非常关注测评,每年测评时都会给老师和学校提出大量的建议;高校也想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入测评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因此各高校的测评都是不断变化的。
2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问题
测评的内容从重视共性特征,如德智体全面发展,到现在的重视个性发展,如创新、创业能力的加入,可以看出测评是在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但在测评工作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2.1 测评加分功利性强,减分流于形式
测评体现着高校的育人观,各高校的测评细则里都有加分项和减分项。加分项是高校希望和鼓励学生去做的,减分项就是高校不希望和禁止学生去做的。随着测评工作的深入,高校想采集学生更多的日常学习工作信息作为测评的数据,学生也希望自己参加的活动、取得的成绩能体现在测评加分内,因此测评细则的加分项目越来越细化。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测评的实施阶段记实数据比较容易量化、学生对结果较为认可。但同时导致部分学生参加任何活动都问有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分,有加分就积极、没有就消极,甚至就不参加。高校针对这些情况又制定了诸如不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活动减分的规定,但如何定义““积极”又是问题,导致这些减分项流于形式。 2.2 测评各部分权重设置僵化
测评的一级指标通常为德智体三方面、各部分权重在测评细则里有明确规定。一级指标测评分数=(基础分+加分项-减分项)×权重,总分为各一级指标测评分之和。但每年测评后都会出现综合测评名次和学习成绩名次差距过大的情况,笔者调查的班级容量为157人,有的同学的综合测评名次比学习成绩名次能提高100名,这些同学多在班级或院系担任学生干部。也有的同学因为平时不参加集体活动,综合测评名次比学习成绩名次后退五六十名。显然这反映的不是真实的素质情况,也不是测评设计的初衷。虽然测评细则规定加分项都有上限,但仍出现以上情况,说明测评各部分的比例设置可能是不合理的。 2.3 测评结果重排名轻教育
高校的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选、实习分配、党员发展、升学考试等工作的实施细则中都对综合测评的名次做出了限制性规定,如河北省专科接本科考试规定报名学生的综合测评在要全年级前70%。[3]因此高校和学生往往更关注测评的排名,而忽视了通过测评来了解学生和了解自己。同时学生各年级综合测评关注的仅是上一学年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相对独立,缺乏纵向可比性,没有对某一素质进行连续的关注和记录。测评结果反映的是阶段的“块”,不是素质的“条”,这也是高校和学生重视测评结果排名,轻视测评结果内涵的原因。 3 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3.1 以奖代罚,正确引导,规范学生行为
对于高校不鼓励或禁止的行为在测评中扣分,对违规学生加以惩戒,是测评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简单的扣分可能只警示少部分人,不能起到引导大多数学生规范行为的作用,故此可以采用以奖代罚的形式。比如大学生旷课和夜不归宿行为以往在测评中都是体现在扣分项中,可以转换一种思路,在加分项中设置全勤加分,对没有这些错误行为的同学加分,而违纪同学不扣分。但并不是放任这些行为,违纪同学的行为累计到一定程度直接由学校的处分规定处理,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更明显。对于加分项的管理为避免过多过烂,还应该从高校的教育理念出发,关注哪些活动能体现学生的核心素质,严格控制加分项,避免加分功利化倾向。 3.2 以学习成绩为本,灵活调整各部分权重
随着素质教育逐步深入人心,学习成绩的测评中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但笔者认为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仍是非常重要的,是将来学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测评成绩排名比学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成绩排名进步或后退比例过大的问题,可以采取灵活调整各部分权重的方法,平衡测评结果。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测评成绩排名比学习成绩排名上下浮动20%左右,是合理的。 3.3 建立个人综合素质档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测评结果反映学生上一学年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应引导学生关注测评成绩的构成,帮助学生认真解读其成绩的内涵,使学生对测评的关注点从排名转移到发展自己的特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动态观察学生在校的情况,学生可以清楚了解自身各素质的发展水平,学校也可对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及时发出预警。 综上所述,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了解自己的科学方法。尽管测评存在缺陷和不足,但相信在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将不断完善,发挥出其应有作用,促进大学生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卢雅琳.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现状调查与思考: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企业导报,2012(32):174-175.
[2]吕军城,陈景武.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法研究现状及思考[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7(4):555-556.
[3]河北省教育厅 冀教学[2013]2号《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选拔工作的通知》[EB/OL].(2013-3-1)[2013-3-8].http://www.hee.cn/col/1224901549984/2013/03/01/1362132682176.html. [责任编辑:王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