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政治(浙江选考2)二轮复习练习:必修1经济生活专题训练4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4:36: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019高考政治(浙江选考2)二轮复习练习:必修1经济生活专

题训练4含答案

专题训练第7页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 答案 F

解析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没有公平就没有效率,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公平也就失去了意义,效率是公平的保证。( ) 答案 F

解析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3.在经济增长滞缓时,国家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税收收入以拉动经济增长。( ) 答案 T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1 / 14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4.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税收会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做出调整。( ) 答案 T

5.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以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骗税。( ) 答案 F

解析 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以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偷税。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6.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这依据是( )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③生产对分配起决定作用 ④合理的分配有利于推动生产 A.①② C.②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这些都体

B.③④ D.①③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2 / 14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现分配上的公平,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效率,故②④正确。①③说法虽然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7.下表是小王同学家2017年收入和支出情况。小王的爸爸在一家国企工作,妈妈从事个体经营,开了个小卖部。(单位:元/人民币)

收入来源 数额 支出项目 数额 小王爸爸工资收入 40 000 衣 5 500 小王妈妈小卖部收入 30 000 食 住 15 000 7 000 股票收益 5 000 求学 6 000 房屋出租 10 000 旅游 4 000 利息 2 000 股票国债 40 000 依据表中信息,结合经济生活知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家庭的按劳分配收入是4万元 ②该家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是8.7万元 ③该家庭消费结构改善,消费水平提高 ④该家庭2017年的恩格尔系数为0.4 A.①② C.①④ 答案 C

解析 小王的爸爸在国企工作所得的工资收入4万元属于按劳分配,故①正确;该家庭2017年恩格尔系数=15 000/5 500+15 000+7 000+6 000+4 000=0.4,故④正确;小王妈妈小卖部收入、股票收益、房屋出租及利息这四项共4.7万元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②错误;③无法依据表格判断。 8.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要改革

B.②③ D.③④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