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21:26: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英国新城建设
1 英国新城建设发展回顾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基础是建立一个既有方便、高效的就业与生活条件,又有农村卫生、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城市,他称之为“城乡磁体”的新型理想城市模式。要建设这样一种新型城市就必须控制城市规模,以若干田园城市围绕一座中心城市,形成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组群他曾设想这样一个组群为25万人,中心城市为58000人,周围6座田园城市各为3200人,其中城市人口为30000人,农村人口为2000人,他还对田园城市的规划设计作了具体的设想,严格来说,这样一种图解式的规划示意图还不是三维空间的城市设计,但毕竟是代表他对未来城市新秩序的一种创造。因此国外城市设计论著中都把“田园城市”理论作为近现代城市设计重要思潮之一。霍华德在世时曾亲身参加建成了莱奇沃斯和韦林两座田园城市。以后他的继承者也建过少数几个。大规模的新城建设则是二次大战之后开始的,首先也是在英国。1946年颁布了“新城法”(New Town Act),从1946年到1950年开始建设14座卫星城,在伦敦周围有8座。以哈洛(Harlow)新城为代表是第一代英国新城。英国新城建设走在世界前列是有其历史背景的。霍华德理论、阿伯克龙比(Sir.P.Abercrombie)的大伦敦规划、战后工党上台推行住房和新城建设政策等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提供了条件。而新城建设也是适应了英国当时城市发展的需要,体现在: 一是探索大都会中人口和经济活动过份集中的某种出路。
二是新城建设起了组织郊区无计划发展的作用,例如保护土地和自然资源、风景和其他环境要素;组织起有效的交通、公共设施来代替无计划的乱建;有一个长远计划来满足今后各方面需要;结合地价及土地管理和开发,兼顾公共利益,保持整个地区统一的质量和外观,等等。
三是新城作为一种“平衡社区”(Balanced Communities)在人口、就业等方面可以起到某种平衡作用,以适应大城市及其区域发展需要。
第一代新城规模都比较小,一般才几万人,如哈洛新城规划为8万人。它的城市设计可以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哈洛是由英国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F·吉伯德(Fredderik Gibberd)所设计,它的特点是:
1.充分利用自然特点,保留原有高地、河谷和植被,使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群相互协调,体现田园城市风貌。
2.组织好交通。做到车行步行分开;过境与市内分开,居民能方便安全地到达工作地点与城市中心。
3.精雕细刻城市设计。无论是市中心、居住区、住宅群组乃至小品都经过很好设计。 哈洛新城不足之处是规模比较小,布置松散,缺乏城市气氛,土地使用和基础设施不太经济。因此到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出现了坎伯诺尔德(Cumbernauld)朗科恩
(Runcorn)及霍克(Hook)等第二代新城。它们的特点是:
图4. 密尔顿·凯恩斯新城
1.布局比较紧凑,有一个位置适中(居民步行距离内)、交通方便的城市中心。中心利用地形布置成双层立体式,城市干道由地面下穿越中心。
2.城市交通更为便捷,仍注意利用地形,使车行步行分开。朗科恩利用一个“8”字形环路交通系统,更有特色。
3.充分利用地形,保持田园城市特色。 缺点是规模依然太小。
60年代中期着手规划,70年代开始建设的密尔顿·凯恩斯(Milton Keenes)新城(图4)是公认的第二代新城,它的设计观念和规模都有很大变化。首先是规模扩大到25万人。在规划设计观念上也提出六大目标,即:
1.自由选择(Oppertunity and freeden of choice)打破过去邻里单位限制,便于居民选择就业,学校、商店和服务设施,这类活动中心一般放在道路网中间,都在居民步行范围,各个中心内容也不尽相同,便于居民选择。
2.方便活动与到达,有良好交通(Easy movement and access,good communication)。
对交通方式、路网密度、通勤时间、建设造价等方面做了比较,最后采用1公里间距方格路网,平交路面,自动控制信号,以公交为主的道路交通体系。
3.社会平衡与多样化(Social balance and variety)指就业、服务设施等方面而言。 4.有吸引力(An atrractive city)
无论社会经济与城市外貌上,体现出田园城市魅力。 5.群众自觉参与(Public awarness and participation
6.有效与创造性利用资源(Efficiency and immaginativc use of resource) 体现出规划建设经济性。
密尔顿·凯恩斯和其他田园城市一样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并注意与原有古建、村落相结合,体现了田园城市特色。其中心内容齐全,空间丰富多采,整个城市很注意视觉上的特性。
作为英国新城城市设计理论总结的《市镇设计》(Town Design)一书,是由哈洛新城设计人F·吉伯德所著。他把城市设计作为一个三维空间的体型环境设计来考虑。把城市自
然与人工环境看作为设计的素材。把素材与外观,素材与空间,素材与运动,素材与时间的相互关系作了全面分析,从而阐明如何把城市的各种要素组成适合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美的环境。他总结了古今中外城市建设,特别是英国新城经验,实际地、历史地把城市设计理论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本书自50年代初问世,一再增订并被译成各国文字,是一本有影响的城市设计专著,也是英国新城建设理论思潮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英国的新城开发工作,由各新城的开发公司负责,其成员由国务大臣任命,成员中有当地政府官员,新城开发公司负责组织编制新城总体规划,直接报国务大臣批准,负责购买土地,对征购土地进行平整并负责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将“熟地”卖给房屋开发商。 1961年,成立了英国新城委员会,起初其任务主要是管理资产。现在主要是将新城的资产卖给私人或有关单位,以收回原来国家对新城的投资。据该委员会介绍,此项工作估计还有六至八年可全部完成,即将所有新城的房地产全部出售。
对新城建设,英国有关人士认为:一、新城发展开始阶段,在世界上影响很大。现在看,全由政府出钱建新城的办法是不可取的,所以第三代新城转向私人投资为主的办法较好。新城建设,要求基础设施、社会设施配套进行,全由私人开发也难以适应。把一个地段建起来,形成一定的投资环境就有很大的难度。建成后有关企业是否会来投资建设也无把握,因此,也是有一定风险的行动。二、新城必须有经济实力,要有好的产业,形成一个社会,而绝不只是供人民居住的“卧城”。新城发展起来,吸引了有经济条件和受教育的人前去居住,而使大城市内城衰落,人口的分布并未按照原来设想实现,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三、为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极好机会,使规划师、建筑师充分发挥了才智,许多新城形成了美好环境,有人批评新城时说:“在新城长大的孩子不能适应大城市中混杂的交通和噪声”。这表明新城环境比老城好得多。四、新域规模小一些好,大了不好经营。英国的专家指出,英国是一个小岛,整个国土面积不大,新城布点上不要太散,不要让城市地区联结起来,而应保护农村开阔地和绿地。总的讲,多数人认为几十年来建新城是成功的。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政策,具有相当的综合性与复杂性,既要充分研究经济因素,也要注意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因素。由于英国这些年来人口逐年下降,已失去建新城的主要根据,所以结束了建新城的活动。此外,1979年,英国保守党执政后,经济上强化私有化,也是新城建设结束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英国新城建设总的活动停止了,但绝不意味着现在新城停止发展,相反,许多新城已具备了相当规模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实际上仍在继续发展之中。
2 英国新城建设总结
英国第一代新城Stevenage(张险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