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苏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20: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海陵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 (共34分)

1、根据拼音 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012年4月18日,在伦敦奥运会开mù(

)倒计时100天时,伦敦奥组委公布口号为“Inspire a

)争精神, 正如麦

generation”, 翻译中文为“激励一代人。” 科学的激励制度保含有一种jìng(

)之一。总之,人与人之间不要lìn( )

)啬相互的激励,就可以取得成功!

格雷戈(Douglas M·Mc Gregor)所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不断拼搏,才是激励的主要来yuán(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如何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时代命题。 B.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日关系。 C.京沪高速铁路预计2010年投入运营,届时乘客从北京到上海只需五、六个小时。 D.歌曲“吉祥三宝”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经过武警官兵多日奋力扑救,云南森林大火得到基本控制,因而不再生灵涂炭。 ....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 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

D.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1分)

①靡不有初,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 ④满载一船星辉, ⑤江山如此多娇, 。⑥ 万里赴戎机, ⑦吴楚东南坼, 。

⑧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者自相矛盾的行为心理表现。这两句是: , 。

⑨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对仗工整,这一千古名句是: , 。

5、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会发现有三处错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3分) 读罢小说,使我感触颇深,小说情节给了我异常深刻的印象①。我从中读出了两个字,那就是“关爱”。人间呼唤关爱,人间需要关爱②。因为关爱,我们的社会无时无刻不流淌着爱心灌注的暖流,处处播撒着爱心滋润的阳光,收获着爱心耕耘的希望③。

(1) (2) (3) 6、名著阅读 (6分)

(1)《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 , ,南部 洲,北俱芦洲。(2分)

(2)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并简述内容。(4分)

7、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1) 班级举行以“咏荷”为主题的赛诗会,作为选手,你一定搜集了不少关于“荷”的诗句,请写两组“咏荷”的诗句。(4分) ..A , 。 B , 。

(2)假如要你上网搜集有关咏荷的诗句,你怎样做?请写出你的操作程序。(2分) 打开某一网站→ → 。 二、阅读部分(56分)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解答后面问题。(6分)

乐府·杨柳枝 白居易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8、首句在用字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9、诗中第三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3分)

(三)阅读《说虎》 完成10-13题(12分)

虎之力于人不啻(chì)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①焉,别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②,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注释:①又倍其力:它的力量又加倍了。②力之用一: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 10、翻译下列加点词语:(4分)

(1)虎利其爪牙 ( ) (2)皆虎之类也 ( ) ..(3)虽猛必不胜 ( ) (4)故人之为虎食者( ) ..11、为下面句子标出一处停顿(只标两处):(2分)

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13、阅读本文之后,你能从中领悟什么道理?(2分)

(四)阅读《食品添加剂是“罪魁祸首”吗 》,完成14-16题 (10分)

近期,“工业明胶”“染色馒头”“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病灶”与其含有的一些添加物有关,一些消费者将矛头指向食品添加剂,认为食品添加剂是“罪魁祸首”。随着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大范围使用,“什么才能吃”颇令消费者头疼。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部分食品安全事件的确与食品添加剂有关,但应正确区分“食品添加剂”与“非食用物质”,不能因“剂”废食。一些专家表示,谈“剂”色变没有必要,建议有关部门加大科普力度,提升公众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科学素养,同时完善食品添加剂相关检测标准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卫生部最新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共包含47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品种”,明确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与“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区别开来,比如吊白块、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一度成为重大食品安全

事件的“元凶”,其实是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而非食品添加剂。

“现实生活中,容易将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弄混,将三聚氰胺等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归咎于食品添加剂滥用,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专家表示,这种错误认识加深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而食品添加剂本身应该说是好东西,其对食品工业发展的贡献不可估量。不应让食品添加剂成为非法添加物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等的“替罪羊”。

据卫生部网站资料显示,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因此,现代食品工业不能没有食品添加剂。

业内人士指出,有了添加剂才会有色香味俱全的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饭菜才得以延长保存时间、保存营养成分。 只有国家公布的,才能称作食品添加剂,而且只要按国家标准使用,配方科学,剂量适当,就不会有危害。若将食品添加剂一棒子打死,现代生活只能退回原始社会,虽然纯天然的食品没有添加剂,但易变质,进而易引发食物中毒,并且浪费粮食资源。 14、食品添加剂有哪些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提出:“据卫生部网站资料显示,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6、本文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 (10分)

①做错事情,被人误解,遭遇失败,身陷困境……我们都会抱怨。只是,常常抱怨别人多,责怪自己少。而为人处世,恰恰最需要的是多责己,少怨人,甚至不怨人。

②多责己少怨人是一种自省。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过:“如果你错了,就迅速而真诚地承认。”一个敢于承认自己错误而不为错误辩护的人,才能在检讨中不断进步,在反省中不断完善,还可能出类拔萃。相反,那些执迷不悟的人、知错不改的人,不但毁了自己的形象,引起别人的反感,还埋下了日后重蹈覆辙的隐患。

③多责己少怨人是一种勇气。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常胜将军,名人伟人无不是从失败中一次次熬过来的。有的人犯了错误,遭受失败,就牢骚满腹,无非是顾及自己的面子。殊不知,“错”的一半是“金”,“败”的一半是“贝”。错误或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错里淘金”“败中拾贝”。当我们勇敢地把错败踩在脚下,把包袱甩在身后,迎来的就是成功的美丽。

④而只责己不怨人当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境界。古人说:“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可见,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只责己不怨人,必是有宽大的胸襟、超人的度量。这样的人,能潇洒地忽略旁人的诽言谤语,能从容地笑对世间的是非黑白,也更能赢得别人的钦羡与尊重。有道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屑于中伤,不畏于人言,谣言不攻自破,污水不洗自清。有了这般境界,又怎有怨,又何须恨?

⑤其实,人生岂有时时顺心,岂能事事顺意?那些喜欢抱怨的人迟早会被疏远、被孤立、被淹没,而那些勇于、诚于、乐于责己的人,会以明智而积极的生活态度,收获别样的精彩! 17、本文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8、文章第②段中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9、阅读本文后,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的感受。(4分)(不少于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