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乡村教育的知与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14:19: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重建乡村教育的知与行

陶行知曾说过,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而后有晓庄响彻中华;今天,我们强烈呼唤着他的思想归来,那是因为我们内心对乡村教育的极度焦虑,焦虑地思考着乡村教育培养的人与未来。

曾经,我们聆听着师范体系中老师对我们的美丽憧憬: “你们来自农村,毕业后回归农村,服务农村,农村教育因为你们的存在而华彩绽放。”但现实让老师们失望了,农村教育仍然按照它原有的轨迹在前行,我们没有改变我们的学生,没有改变我们的学校,没有改变整个社会的教育思维,更可悲的是我们倒被他们改变了,被城市价值取向的乡村教育所绑架,在新课程的裹挟下一路狂奔。

首先,乡村教师的教育内容脱离了这一片质朴而又宁静的乡村大地。可以说它脱离了馥郁芳香的生活,换之以想象、联想、音乐情景等艺术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在方式方法上向城市靠拢,在价值取向上与城市接轨。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刘铁芳教授有一句话: “传统的乡村教育体系包含着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外来文化与以民间故事为基本内容的民俗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外来文化的横向渗透与民俗地域文化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学校正规教育与自然野趣之习染相结合,专门训练与口耳相授相结合,知识的启蒙与乡村情感的孕育相结合。”这是乡村教育的特点,这也是乡村教育的特殊优势。但事实却是:渔

歌号子在年轻人中已成为遥远的绝响,龙、虾、蟹之传奇故事只能在图书馆封存的记忆中依稀看到它的美丽撩人,仙鹤落脚的地方变成的是船舶带、工业园,乡村芦苇的倒下其实就是乡村精神的折断、乡村情感的崩塌。当我们以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以为豪、作为炫耀的资本时,其实我们在丢掉着最宝贵的自然教育资源——孩子的野性思维和圆融的生命本性。钱理群说: “农村完全退出了我们的乡村教育以及整个教育的视野。”这话并不夸张。

其次,乡村教师的教育思想让莘莘学子背离养孕他们的温柔乡土,甘愿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忙碌奔波。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 “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充当引诱的魔鬼。”乡村教师的教育思想被价值取向的城市化所左右,被农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殷切期望所绑架,不可能还给学生自由翱翔的空间,不可能让学生在自然之趣中天马行空,只能是讲解、练习、考试。而考试过后的成绩有什么用呢?它可以使农村的孩子跳出龙门,走向城市,成为城市运转机器的一份子。它掏空了农村的精英资源,它让芸芸众生在城市的浪潮中汹涌前行,它使乡村生活的孩子对自己的“世界”充斥着冷漠与疏远。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中国教育的歧途在于抱着分数忘记了人生,抱着标语口号忘记了人生,抱着金钱忘记了人生”。直到现在也是如此的困境。 那乡村教育的应然是什么呢? 教育,理应按照自然的法则。

我们有必要重新来一次思想观念的启蒙,重新认识乡村教育的本

质应是平民化的教育,重新认识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乡村孩子所敬畏的,重新领悟乡村生活应是他们最终的归宿,他们有责任去改造得更美。

当我们卸下沉重的包袱,带着崇高的使命,撑起新的理念回归现实,准备一场新的演出,当新课改的列车呼呼前行时,我们是否还会停下?是否到站的时候会弥漫满心的失落与沮丧?是否带着遗憾会呼喊重新开始?

新课改,一路的风景会很绚烂,一路的故事也会很精彩。乡村教育需要理想,更需要带着理想的开拓者,但愿我们走的每一步是那么的踏实、有力,但愿我们永远会在路上。我们是新手,我们很年青,所以我们的内心汹涌澎湃,祝福新课程在改革中成功,祝福乡村教育的未来会生动演绎,假如不可避免出现失误时,我们应勇敢的指出,尽量减少错误,作为教育工作者,这是我们的责任。